要聞
欄目刪除 投訴違公開守則舊個案不復公開

【明報專訊】 申訴專員公署網站原設「《公開資料守則》個案」欄目,公開部分投訴政府違反守則的個案,網站更新後該欄目已不見,並刪去網站「常見問題」欄目中「會選錄一些與《公開資料守則》有關的投訴個案」一句。本報查詢日後會否仍公布部門不符《守則》的個案,署方回覆時沒回答此問題。
申訴專員公署1995年起擴大職權範圍,據《申訴專員條例》,申訴專員可調查政府部門、公營機構涉嫌違反《守則》的投訴。2016年起,公署在網頁設專欄選錄個案,例如地政總署拒絕提供寮屋巡查紀錄、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拒絕提供政府就2015年政改方案與各政治團體及立法會議員會面的紀錄及詳情、保安局拒絕披露就修訂《逃犯條例》接獲的意見書等。此欄現已從網站刪去,僅將2023年4月後發布的各種個案,包括涉及《公開資料守則》個案報告,整合至「全面調查」欄目刊出。
改「發布調解成功及跨部門協作實例選錄」
據網站紀錄,公署網站3月中仍在「常見問題」欄目的「會否公布調查結果」一題中,回答「基於公眾利益」,完成調查後可在網頁發表報告,並列明「會選錄一些與《公開資料守則》有關的投訴個案」;網站更新後,該句已刪去,改為「會發布調解成功及跨部門協作實例選錄」。
前專員增設欄目 稱助政府引以為鑑
前申訴專員劉燕卿任內宣布在網頁增設該欄時稱,目的是幫助公眾明白索取政府部門或公營機構所管有資料的權利,讓各部門和機構引以為鑑,「避免不合理地拒絕公開資料,或錯誤地引用《守則》條文作為不提供資料的理據」,並冀「假以時日,該專欄會成為有關『公開資料』課題的參考資料庫」。
新思維立法會議員狄志遠認為,若公署選擇收窄資訊範圍,透明度將「打折扣」,促公署解說改變做法原因及具體做法,而理由應建基於公眾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