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要聞

火災片段牽動市民情緒 求助增情緒通熱線加人

發佈於

【明報專訊】大埔宏福苑火災傷亡人數不斷上升,電視上每幕片段牽動港人情緒。多間非政府機構啟動情緒健康支援熱線,政府「情緒通」18111精神健康支援熱線前日起已增派人手,應對市民情緒困擾。香港心理學會會長徐佩宏表示,今次火災死傷者多,加上火災發生於住宅大樓,致市民感受較「埋身」。他提醒市民有情緒反應屬正常,但若數周後仍感覺難受及哀傷,應尋求協助。

困擾持續數周宜求助

徐佩宏向本報稱,曾親歷爆炸及起火災場環境的人,或會出現驚恐、擔憂等情緒,公眾亦可能出現正常情緒反應,並可能維持兩三周,時間因人而異。他說,如市民持續受情緒影響,腦海出現不安影像及出現情緒轉變等,可能是患上創傷後遺症而需求助。對於失聯者家屬支援,他說應盡量減少他們的孤獨感,「(輔導)早做好過遲做」。

徐表示,昨日主要由政府部門、香港紅十字會共24名臨牀心理學家在災場服務,包括為認領死者遺體者提供相關心理支援。他說昨日臨牀心理學家人手充足,惟不排除今日認領遺體情况更震撼,學會可增派人手支援。

醫衛局長盧寵茂昨早表示,18111「情緒通」熱線求助個案增加,已增派人手。多間非政府機構昨起亦為受火災事故影響者提供情緒輔導服務,包括香港心理衛生會與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合作提供情緒支援電話熱線(9480 9289);新生精神康復會於facebook表示,這幾天精神健康流動宣傳車會在大埔區提供情緒支援服務,並有社工駐場。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政府3億基金賑災 各界捐逾8億 每戶先發1萬應急 另有提供免費住宿殯葬 (2025-11-28)

民間一呼百應 義工物資送暖 (2025-11-28)

15公院接收傷者 多吸熱空氣傷氣道 (2025-11-28)

「毛孩」脫火海 與主人團聚 (2025-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