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教育

學齡人口跌幅5重災區 14校自行分配收生未足

發佈於

【明報專訊】明年升讀小一的自行分配學位結果昨日出爐,約3.8萬人參加,近20年來最少。適齡學童人口跌,按教育局早前預測,灣仔、油尖旺、東區、荃灣和中西區為跌幅「重災區」。本報統計上述5區共90間參加派位的官津小學,發現至少有14間(15.6%)未用盡自行分配學額,當中7間來自東區。同時,兩間小學自行階段只收10名學生,未達小一16人「開班線」。津貼小學議會主席張作芳認為情况不樂觀,稱收生不足「一間都唔想見到」,建議政府加大境外宣傳基礎教育,鼓勵更多非本地生來港升學。

東區佔7間最多 情况偏兩極

根據教育局推算,本港6歲適齡讀小一人口將由今年4.86萬,下跌近三成到2030年3.41萬;若按分區計算,灣仔、油尖旺、東區、荃灣和中西區跌幅最大,介乎42.8%到55.6%。本報統計該5區共90間小學,撇除28間未有上載自行派位結果到學校網頁,62間小學已公布收生結果的小學中,共14間收生未用盡自行分配學額,當中以東區佔7間最多;中西區、油尖旺區和荃灣區各區兩間小學未用盡學額,另一間屬灣仔區。

同時,本報發現東區的小學收生差異大,當區24間參與派位的小學中,至少3間在自行階段實際收生較學額少約20人,同區亦至少5間小學在自行階段「超額」收生,最多超收12人。油尖旺、荃灣和中西區則分別有4間、3間和1間小學「超額」收生。

香港島校長聯會主席詹漢銘說,過去學生人數較多時,亦有學校於自行階段收生不夠,「當然數量未必這麼多」。他估計現在學齡人口下跌,這幾區有14間學校未用盡自行學額「只是前奏」,日後勢必更多,「呢場仗唔係咁易打」。

詹漢銘說,東區人口老化嚴重,少新屋邨加上該區多學校,學校收生易有壓力。他稱近年因應北區發展,不少港島生轉校到北區學校上課,亦增添港島區收生壓力。他以自己服務的中西區小學為例,稱該校近年平均每月也有一兩名學生轉校到北區、東涌及粉嶺上學。

津小議會籲教局境外宣傳招生

倡直資試行計劃拓至津校

津貼小學議會主席張作芳表示,學校收生不足「一間都唔想見到」,建議局方加大境外宣傳基礎教育,同時考慮增加監護人和寄宿學校數目,以吸引非本地學生。政府近日試行容許直資學校招收持學生簽證的非本地生,她認為計劃經檢討後如有成效,應拓展到官津學校。詹漢銘同意,認為計劃「絕不能試完就算」。他同時呼籲政府將小班教學下的每班標準班額降低,由每班25人變23人,以減輕小學開班壓力。

家長可於明年1月19至25日為子女申請參加統一派位。張作芳建議家長優先了解同區學校特色,避免為子女報跨區學校,加重上學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