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要聞

宣講團:港應聚焦科創 結合粵優勢 稱國家頂尖科技人才未夠 港高等教育優勢獨特

發佈於

【明報專訊】政府昨日舉辦第二場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宣講會,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談及香港在「十五五」規劃的角色,稱香港是重要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可發揮雙向開放橋樑作用,以加強「超級聯繫人」角色,協助國家對外開放。他又提到,國家未有足夠頂尖科技人才,而香港在高等教育人才孕育等方面有獨特優勢,香港應聚焦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前沿領域,把優勢與廣東在產業創新、「場景應用」等方面的優勢結合,加快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昨日宣講會約500人出席,包括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社區領袖,以及工商、專業、教育、傳媒等界別和青年代表。在問答環節,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關注,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科技自立自強、水平大幅提高的目標,香港如何發揮優勢。

侯建國回應時說,香港在科技創新方面、特別是基礎研究和創新能力實力雄厚,擁有多間世界一流的大學、實驗室、國際研發實驗室等,亦具備國際一流的創新環境和創新生態。侯建議聚焦人工智能等科技革命的同時,把香港優勢與廣東在產業創新、「場景應用」等方面的優勢結合,推動更多高水平科技成果,加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侯建國在宣講會表示,國家未有足夠頂尖科技人才,人才培養與科技創新需求不匹配的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需要更多具國際競爭力的創新人才。對於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建立健全協調機制,促進科技自主創新和人才自主培養,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教育、科學、人才中心,侯建國認為香港在高等教育人才孕育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可通過持續加強大灣區內高校在科創和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合作,依託前沿科技和產業創新實踐以培養更多創新人才,同時可以加強引進和培養國際前沿科研人才,適時深入推進「數字中國」建設。

籲把握國際形勢「化危為機」

中央宣講團另一成員、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祝衛東則說,中央全力支持香港保持獨特地位和優勢,鞏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維護自由開放規範的營商環境。他提及,少數西方國家固守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視中國為主要戰略競爭對手,實施全方位圍堵遏制,認為要準確把握外部形勢變化,「搶抓機遇,化危為機」,相信中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同時相信中國具有制度優勢,「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優勢有上下貫通,執行高效的組織體系」。

中聯辦主任周霽稱,十四五以來香港「補齊」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短板,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迎來「拼經濟、謀發展、搞建設、惠民生」的最好時期;他相信通過宣講能深入學習理解和貫徹落實四中全會精神,鞏固香港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態勢。

特首李家超則說,十五五規劃建議為支持香港發展作出重要部署,「十五五時期」更確立香港戰略地位,支持香港鞏固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支持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對於促進香港經濟社會發展、更好融入和服務國家發展大局等,有現實而深遠的重要意義。

北都交流 倡牽頭成立國際科技組織

中央宣講會成員日前到北部都會區交流,侯建國說相信北都未來一定大有作為,另建議香港加強與國際一流高校和科研機構的交流合作,舉辦更多高水平學術交流活動,積極牽頭設立國際科技組織,建立全球科技開放合作的平台和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