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歐陽五:高市「失言」背後的失道
【明報文章】近10多天來,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論,致中日緊張局勢不斷升溫。日本拒不撤回「有毒」言論,企圖靠「找補」、「拖延」蒙混過關,中國接連打出反制組合拳,展露絕不姑息遷就的態度。在雙方僵持中,日本的西方「朋友圈」極少站出來直接替其圓場,反倒激惹起亞太地區多國的厭日情緒,日本軍國主義「回魂」的動向也得到更多國際聚焦。得道與失道之別,一目了然。
道出日本右翼的實話
將「台灣有事」與「日本有事」掛鈎,高市早苗因經驗匱乏而捅婁子的這一「失言」,恰恰道出了關於日本右翼的大實話——欲以武力干涉台灣事務、以台灣牽制中國大陸發展的居心,及其背後更系統性的「陽謀」,加速擴軍步伐,重振軍國主義,以「國家正常化」之名,行改變戰後國際秩序之實。
作為二戰戰敗國,日本長期經營和平國家「人設」,而其也確實在戰後吃到「和平紅利」,實現經濟復蘇繁榮。然而,戰敗後的80年間,日本官方對那段侵略歷史的反省不足、對受害國的道歉敷衍、對軍國主義何以在日本土壤裏開出「惡之花」缺乏系統性的清算,教育下一代時更是淡化加害者責任、放大核爆受害者敘事,導致歷史欠債愈積愈多、社會右翼色彩愈來愈濃。
歷史的傷口,如不徹底清理便匆匆包紮,結果必然是化膿——不僅會再次將日本拖入深淵,還會動搖亞太乃至世界和平秩序。
從安倍晉三政府時期解禁集體自衛權、日本防衛預算「十三連增」,到高市早苗急迫推動修改「無核三原則」(「不擁有、不製造、不運進」核武器);從近些年日本勾連別國頻頻舉行「台灣有事」高級別兵棋推演,到此次高市早苗明確拿台灣「說事」,乃至最近日本首次實現出口殺傷性武器,表明日本軍國主義「怪物」捲土重來,形成「試探→小突破→大突破→掏空『和平憲法』→顛覆戰後秩序」的路徑。筆者不禁想起日本經典動漫怪獸「哥斯拉」,那頭由核爆受害者變身為地球守護者的大怪物,正撕下和平面具、露出猙獰原貌。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中日恩怨本就極為敏感。今年9.3北京閱兵前夕,日本不僅粉飾美化那段不光彩的侵略史,還鼓動其他國家不要參加北京舉辦的紀念活動。這種做錯事不認罪還叫屈的思維慣性,招致國際社會反感。這一次,日本又得寸進尺,在台灣光復80周年的節點,無視歷史事實、國際文件、中日契約,挑戰「一個中國」原則,挑戰「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將台灣問題當作其擴軍動武的支點,可謂冒天下之大不韙直揭龍鱗,正好給中國送上敲打「麻煩製造者」的正當理由。
中國大手筆反擊 非僅為自己出口氣
留學預警、赴日遊退訂潮、喊停水產品進口、日本電影撤檔、中日韓文化部長會議推遲、黃海海域軍演,甚至取消中日韓首腦會議,中國的反制組合拳可謂立體多層次,施壓不斷升級。中國還就日本這次「挑事」致函聯合國秘書長,該信函將作為聯合國大會正式文件向全體會員國散發,將「好戰的日本」曝光在國際輿論場上。堵高市早苗的「嘴」、打日本右翼的「臉」、撕下日本「和平國家」的偽裝,震懾其他對台灣問題指手畫腳的勢力,加固國際秩序圍欄——中國此次大手筆反擊,絕非僅僅為自己出口氣,更為長遠國際秩序考量。
俄羅斯、朝鮮等國譴責日本「台灣有事」論及其擴軍行為。韓國紀念被日軍強迫挖礦的朝鮮半島勞工,高市早苗被曝曾在馬來西亞祭奠戰死日軍引發當地不滿……連日來這些消息此起彼伏,高市早苗事件引爆了亞太國家一波集體厭日情緒和歷史控訴。
與此同時,在維護戰後國際秩序的政治正確性,及「一個中國」原則的廣泛認可性面前,鮮有西方國家敢在這場中日爭端裏站出來「拉偏架」。於此節骨眼,美國參議院通過台灣相關法案,美國防部啟動對台軍售,一定程度上給高市早苗拒絕撤回涉台言論撐腰。但美國總統特朗普脫口而出的那句「盟友不是朋友」,折射出前不久提出「新G2(兩國集團)」論、尊崇實力對等的美國,的確也在重新評估今日中國的實力,在美日陸台的複雜關係裏重新擺正位置。它會任由「工具人小弟」日本因意外出格之舉,打亂自己的亞太佈局嗎?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歐陽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