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立法會選舉|體演文出界論壇談優質民主 霍啟剛:要符合一國兩制方針 羅光萍稱社會參與重要 (16:03)
立法會功能界別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選舉論壇今日(24日)舉行,其中一條必答題涉及對發展優質民主的建議。競逐連任的霍啟剛說,民主沒有既定的定義,亦非「一條直線」,稱香港需要合法、符合一國兩制方針和香港需要步伐的民主之路。其對手香港文學館館長羅光萍認為,社會參與很重要,而她本人今日站在台上回答問題,就是生動地體現香港的優質民主。
體演文出界的兩名候選人,兩人均報稱無政治聯繫,包括競逐連任的霍啟剛,他稱期望「做大個餅」,以國際舞台為目標,亦要推動政府在政策上給予空間,協助業界升級轉型。另一候選人為香港文學館館長羅光萍,她相信自己可爭取更公平的體育資源、更廣闊的演藝空間以及出版界轉型政策。
霍啟剛回答必答題時稱,香港回歸之前,港英政府抗拒香港走民主之路,「97年(編按:應為1979年)麥理浩去北京拜訪鄧小平時,知道中國非常之決定要收返香港主權,當時就馬上開始咩?就加快政制改革啦,『忽然民主』啦」。他形容民主並非「搭小巴」,「唔係呢個係起站,我哋搭到終點站,人民生活就更加美好」,又反問民主是否等於一人一票,認為民主有很多種不同方式,在不同的地方亦有不同的民主,中國則有「全過程人民民主」。
羅光萍說,完善選舉制度後,她今日可在論壇上回答一條關於全港的問題,就已是優質民主的體現。她又稱優質民主並非要互相抹黑攻擊,而是要香港整體利益着想,續說優質民主離不開市民支持,期望市民投票。
抽籤問答環節中,霍啟剛被問到有何具體措施協助電影業界拓展海外及內地市場,他稱本港電影業界面對最大的問題是「無工開」,故建議政府提供更多誘因,以提供資助及支援形式支持國際大製作來港拍攝,並借出場地,讓業界有工開。羅光萍則回答有關推動出版業界數碼轉型的問題,她提到很多人說出版行業是夕陽產業,但她覺得危中有機,相信推動電子閱讀、可視可聽書籍等方式可為業界注入新血,建議政府推動電子閱讀,並加強與內地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