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知多啲:研究由家庭醫生把關 疏導輕中度精神問題
【明報專訊】職場精神健康問題的預防工作刻不容緩,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主席林正財表示,委員會一方面鼓勵企業關注員工精神健康,同時研究充權家庭醫生,處理有中度精神健康問題的在職人士。
林正財不諱言,公營醫療服務常常忽略在職人士的需要,因為服務時間與在職人士的工作時間相撞。他認為要處理在職人士的精神健康問題,必須在家庭醫生層面着手,因為家庭醫生是接觸打工族的一個窗口,打工仔生病了,就會找家庭醫生寫病假紙,這有利於家庭醫生處理3層機制下輕度至中度的精神問題個案。
助病人找適合家庭醫生
不過,林指家庭醫生有3個「痛點」需要解決。第一、要鼓勵家庭醫生接受治療精神疾病的相關培訓;第二、要幫助受精神問題困擾人士找到適合的家庭醫生;第三、誰人付款?林正財解釋,家庭醫生主要看傷風咳等病症,看病時間短;而精神受困的病人,看症時間較長。時間成本應由病人、醫生或政府支付呢?
林正財又指出,要考慮病人如何識別家庭醫生,例如設計一個「嘜頭」;亦要提供誘因予家庭醫生,讓他們願意接收精神科病人,上述問題暫未有解決方案。執行上或要與醫委會商討,如何解決識別家庭醫生上觸及醫生不可賣廣告的限制。
[健康]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工作無止境求完美 引爆精神健康危機 (2025-11-24)
港人點解咁鍾意返工? (2025-11-24)
繼續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