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法律界倡引入優先求償權 保護投資者

發佈於

【明報專訊】本港已建立穩定幣發行人監管制度,料明年首季將有首批相關營運商獲發牌。有法律業界人士認為,本港穩定幣發行框架已成形,且於儲備等層面要求頗嚴,相信可起到有效監管作用。不過,現有法例於一些細節方面仍有可完善空間,特別是在穩定幣發行人一旦出現資金短缺時,其所發行之穩定幣持有者的權益保障問題。

稱港監管偏向謹慎 對儲備資產要求嚴格

近年頻有穩定幣傳出脫鈎,包括一時間極富盛名的算法穩定幣UST及其姊妹幣LUNA。而主打中心化、獲100%儲備支持的Circle(美:CRCL),也曾因2023年矽谷銀行事件期間,承認有33億美元USDC(即該公司發行之穩定幣)相關儲備存於矽谷銀行,引發USDC短暫脫鈎。衛達仕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鄧錦榮指出,本港監管偏向謹慎,對穩定幣發行商的儲備資產要求更是嚴格,相信有助於保證穩定幣「被動脫鈎」,即穩定幣的價值因為儲備資產不足而被動下跌。

不過,本港相關法例下,穩定幣持有者對儲備資產的「優先求償權」(priority claim)尚未明確。衛達仕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王旭朗稱,若儲備資產因市場波動跌至正常面值以下,現有本港穩定幣相關法規中,暫未見有規定提及穩定幣持有人是否能最先獲得這筆資金的償付。在沒有明確優先權的情况下,如果發行人同期「出事」,儲備資金可能淪為發行人總債務的一部分。而美國針對虛擬資產的《天才法案》(Genius Act)則已對上述求償權有一定闡述,即一旦穩定幣發行商倒閉,持幣者可優先從儲備資產中獲得償付,其權益優先於其他債權人,相信本港亦應考慮引入類似機制,以提升對投資者的保護,並推動本地穩定幣機制的長遠發展。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有金融機構續申穩定幣牌 亦有褪軚 消息:有沙盒參與者與電商車企簽備忘錄 (2025-11-24)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