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AI年代:AI合併聊天工具 識別顧客購買慾 24小時回覆分析對話 助員工人性化跟進
【明報專訊】零售、美容、保險等企業在市場推廣或銷售時,都可能用到即時通訊軟件與顧客處理預約、合約續期等服務,但信息往往分散於不同類型軟件,不利管理跟進;同時傳統人手難以隨時回覆信息和作個性化跟進,致錯失不少潛在商機。有本地科企研發自家AI系統,將各類聊天工具整合一個平台方便企業使用,能作全天候初步回覆及分流顧客查詢,用AI識別顧客購買意欲,讓員工於辦公時段優先跟進,助企業在近年市道低迷之際,提高生意轉化率。
明報記者 鄭律銘
SleekFlow的AI代理平台現時能整合近10款即時通訊軟件,包括本地流行的WhatsApp、內地常用的Wechat及台灣常用的LINE等,並能與不同客戶關係管理(CRM)系統及網購平台等連接。該公司大中華區總經理梅思進接受本報專訪表示,公司研發的AI產品,最終目標是助各類企業透過即時通訊軟件與顧客接觸時,在市場推廣、銷售等層面轉化更多生意。
梅思進以美容業為例,不少顧客屬在職女性,她們通常放工後或睡前在網上查找美容療程或產品,但該時段並非美容店辦公時間,要翌日才有職員跟進,回覆速度不夠快便錯過商機。梅說,其AI平台可提供24小時候命的AI聊天機械人,先為顧客的信息查詢提供初步回覆,解答產品資料、常見問題等,系統在對話過程會分析顧客的購買意願,對產品有興趣者會給予較高評分,供內部參考,讓員工在辦公時間優先跟進。
按顧客興趣評分 供員工參考
可設指引 偵測顧客特定要求
就核心技術,梅思進稱,其AI平台結合多個大型語言模型(LLM),能因應各模型長處分派任務,例如數據整理、分析推理可由不同LLM負責。AI對話的資訊準確亦很重要,梅說,AI的訓練素材來自企業內部的「天書」或網頁資料,例如顧客常見問題、產品知識等,聊天機械人的資料庫不連接互聯網,讓系統僅能回答與店有關的有限知識,預防「AI幻覺」,即「AI很有自信地去答錯一些問題」。企業亦可設定指引,當系統偵測到顧客特定要求,會立即分派真人跟進。
稱有美容院非辦公時段生意增3倍
梅說,以往美容院只純用人手處理回覆,考慮在假日是否投放網上廣告時會很遲疑,因就算有人查詢,亦未必能及時處理,現時則毋須顧慮。他說,在使用AI後,有美容院在非辦公時段透過信息取得生意的轉化率,較以往增多3倍。
另外傳統由人手回覆信息以往難做到個性化,AI系統可助補不足。梅舉例,其AI系統可連接企業自家的CRM,由AI識別已一段時間沒光顧的顧客,向他們派送優惠券鼓勵重新消費;顧客買新電話後可能需手機殼等周邊產品,系統亦可識別這些顧客,再針對性地向他們推送信息銷售。
要使用AI助改善生意,前提需有店內數據支持,例如顧客購買紀錄等。梅說,香港部分中小企儲存數據質素未必理想,要先整理好或重新收集;他亦認為,香港社會在AI接受程度仍較其他地方發展慢,要社會及企業能更普遍用AI提高生產力,政府可在AI教育作更多鼓勵和投入。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AI年代:SleekFlow助電訊公司改變電話傳銷 AI結合WhatsApp邀續約 生意轉化率增 (2025-11-24)
AI年代:稱港有利吸AI人才 租金貴市場小成挑戰 (2025-1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