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
劍擊館外以氣御劍 內地特色敬業
【明報專訊】在大型綜合運動會採訪,可說是體育記者「願望清單」裏的重中之重。全運會規模、重要程度難與奧運、亞運相提並論,但能夠在自己地方率先體驗一個綜合運動會的緊密節奏,說是具備一定強度的「入門版預習」最好不過。
今屆全運破天荒橫跨粵港澳舉行,但非任何記者都可以隨意來往三地賽區。組委會除了按慣例把採訪證分成「文字記者」和「攝影記者」兩類;另外分成可通往全部賽區的「無限證」和只能進入單一賽區的證件。在下手持能穿梭三地的文字記者證,每個比賽日過後都要有着隨時跨區工作的心理準備;畢竟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還是構建階段,提早編排交通到赴場地也是職責之一。最終因賽果、工作安排等原因,未能善用身分到澳門和廣東賽區採訪,也許是這次全運的「小遺憾」。
不過,留守香港賽區能發掘的趣事可不少。過去幾天留守承辦劍擊項目的啟德體藝館,在漫長的一天裏不時想從冷氣房步出戶外稍息一會。行到體藝館對出的承啟道路旁,不時發現內地隊伍的運動員或教練正在「抽一根」放鬆一下,當中不乏金牌級劍手,甚至是剛完成比賽仍身穿劍服的選手。每次路過聆聽他們聊天內容,隨烏氣吐出的並非什麼怨言是非,而是認真地討論比賽內容、檢討每劍處理。莫論這種習慣是否合適,但這種別開生面的「承啟道論劍」,或許就是富有內地特色的敬業表現。
文:林欣澤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港隊十五全運破紀錄佳績收官 「半個主場」取9金2銀8銅 李思穎單屆3金 何詩蓓2金2銅齊譜歷史 (2025-11-22)
男手球港隊首闖4強 打出驚喜締熱潮 (2025-11-22)
港隊羽乒無緣獎牌 星級混雙組合留憾 (2025-1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