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台北雙年展 思慕為線錨定自身

發佈於

【明報專訊】海的對面,不止一種情感,還可能寄存着思慕的回音。本月初開幕的2025台北雙年展「地平線上的低吟」(Whispers on the Horizon),以隱伏日常微小物事的「思慕」情感為線,展出來自37座城市的72名藝術家的作品,與觀者一同穿梭漫長的陰影,錨定自身的根。

常云思念是一種病,但「思慕」又是何物?看字面意思,似是對某種未能觸及之物的渴求,又或是某種懷舊,策展人之一Sam Bardaouil卻有另一種看法。他眼中的「懷舊」是回望過去所產生的情緒,容易使人浪漫化、貶抑或否認往日;而「思慕」比起執著於過去,更似一種動態,驅使人重建與再次想像被撕裂的事物。又思又慕,有種捉不住的感覺。雙年展的主題,亦有種既遠且近、恍恍惚惚之感。Sam解說:「低吟是當語言變得脆弱時殘存下來的聲音——微弱卻持久,穿越距離與沉默仍可聽見;地平線則指向視野與未知相遇之處,是欲望伸向所不能及之處」,而當兩者合一,Sam希望能在展場形成一道因傾聽而來、以希望為狀的風景(an image of listening as a form of hope),而每件委託創作、表演與對話,也會因而成為一種朝向記憶,朝向他者聲音,朝向修復的「抵達」(an act of reaching)。

展覽定點於台北,這片土地上有關於殖民、遷徙、生態變動的歷史,多少影響了展覽的形態。Sam說本次展品中有約20件來自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希望將本地脈絡進一步嵌入「思慕」的語境。不過比起畫出一張情感的全球地圖,Sam指本次更着重讓遷徙、記憶等共有經驗,跨越界域和語境遙相迴響,故集中找來從生活經驗出發創作的藝術家,在作品中轉化個人或集體記憶、環境焦慮與社會裂縫。例如有來自地中海與拉丁美洲的創作者,從流離與重建經驗出發,構築起一塊以藝術接連流通與回聲的版圖。

侯孝賢、陳映真、吳明益

雙年展的構想,源自3件與台灣歷史、文化緊密相連的物件——侯孝賢電影《戲夢人生》中布袋戲大師李天祿的布偶尪仔,象徵着一種對技藝跨越佔領、審查與白色恐怖的奉獻;而陳映真短篇小說《我的弟弟康雄》中,康雄自盡後由其姊代為朗讀的日記,則展示着文字如何在信仰與絕望之間擺盪,映照出一代人於信念與幻滅之間蹇促的困境;至於吳明益《單車失竊記》中那部被竊的腳踏車,作為兒子尋父的起點,寓意移動與追尋,也關乎記憶、缺席。Sam說出「思慕」的不同路徑,共同形構了展覽的情感佈局:明知無法完全到達,但仍不斷嘗試觸及無法企及之物的意志。

軍事基地、史詩、傳統儀式

現場作品與奉獻、記憶、喪失、尋找等物件所承載的意念一一對話。如台灣藝術家邱子晏作品《偽飛行場》,以一座日佔期間為欺敵而建的舊日本軍事基地為靈感,不止在現場展出一架由紙板與鐵架手工搭建的舊式戰鬥機,也透過機艙內熒幕放映的錄像,反思台灣身分與記憶裂縫,以及台灣當代歷史如何被不斷重塑。Hera Büyüktaşcıyan作品Destroy Your House, Build Up A Boat, Save Life,取名自古美索不達米亞史詩,講述一名男子在洪水中為生存而造船,藝術家以流離可隨身攜帶的地氈為作品的媒介,將滅世洪水與1955年暴力驅逐希臘裔社群的伊斯坦布爾屠殺事件連結,探討可遷移的家與流動記憶。離散、分離,某些儀式的承傳或成為了族群,Edgar Calel作品K’obomanik以卡克奇克(Kaqchikel)瑪雅人的傳統儀式為靈感,以石材製作裝置,並在石塊下方用數位熒幕投映火光,加上水盆倒影,使石頭似自內散發微光,Sam認為近似李天祿尪仔所代表的延續。

營造「試圖抵達」之感

展覽沒有劃成明確分區,橫跨地下層與1、 2樓的,或許是在展品之間共振的「思慕」。對Sam而言,更是一種重建、連結與想像破碎之物的行動。他說展覽中不乏以紡織分隔作品的設計,半透明之間,隱約可看見另一側作品與燈光、聲音在地平線上變化的輪廓,使觀者置身到達與離開、距離與記憶之間,營造出「不斷伸手、試圖抵達」的感覺,而藝術家的作品,正正透過重構與記憶實踐將渴望形諸於物,把缺席轉為在場。如Eva Jospin作品Ici,以層層木、紙板等材料構成在分離與重逢之間懸浮的景觀,Sam說是啟發自分藏於兩岸又曾短暫共展的《富春山居圖》,又遙應着共存分離的並置。而日本藝術家澤拓的影像裝置《在無數層疊中無處可尋》,在彩色麻布映投上的顆粒與畫面背後,是一個個身逢巨變之人的生命軌迹——藝術家先走訪日本受地震損毁的地方,之後又收集戰後寓台日人、在日佔教育中成長的老年人故事,透過影像將私人回憶編織成不帶個人色彩的「未來的記憶」。在共同的創傷過後,我們還能如何想像未來?

地平線上的沉吟聽來微弱,但Sam說取決於聲源的遠近,耳語也可能變成尖叫,即便聲音很輕,反覆累積下也會變得壓倒有力。在遠離與到達、記憶與現實之間,他希望雙年展能提供讓人摸索時代裂縫的空間:讓人不帶恐懼地與缺席對坐、不設防地傾聽他者。縱使走出展場,餘韻仍能在體內留存,在高舉噪音的時代,以低吟堅守靜謐,以及一種願意看見、傾聽與思考的覺察。

台北雙年展 2025「地平線上的低吟」

日期:即日至2026年3月29日

票價:15至30新台幣(約3.8至7.5港元)

地點: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台北市立美術館

詳情:bit.ly/4irt14J

文:鍾卓言

設計:黃煒

編輯:梁曉菲

電郵:[email protected]

[開眼 一場show一次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