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澳門媽閣慢活節 舊船塢漫遊看藝文創意
【明報專訊】約60公里,約60分鐘,便足以過大海,從香港到澳門。車快、船快、賭場轉枱快,葡撻出爐快,往來行人的腳步也快。可否試一次,過大海不為賭場霓虹也不為葡撻熱鬧,而是為慢下來,飲一口咖啡、揭一頁小誌、聽一段澳門歷史?
首屆「媽閣慢活節」將在澳門媽閣塘舉行。昔日舊船塢中將有藝術設計市集;不再通航的碼頭,也將被音樂與咖啡香縈繞。策劃團隊說,縱然城市繁忙,但「慢活是一種選擇」,人人都可以「放慢速度,放肆生活」。
怎樣的生活是「慢活」?策劃團隊只用一個詞便可回答:「Chill。」若要再詳細些解釋,「慢活文化,就是澳門文化」。團隊續說,澳門雖以博彩出名,但大部分市民的生活紋理,其實藏在舊區巷弄中。近年,上至澳門政府,下至社區人士、藝文工作者,都希望推動社區活化,「令文化藝術不止在美術館、在畫廊發生,也可以與社會聯動,讓市民參與」。於是,「擁有好多歷史建築、好多文化地標」的媽閣塘成為發展藝文的不二之地——「媽閣塘最早是船塢,船隻在此處維修、停泊,代表澳門海洋文化的起點」。船塢的機器聲早已沉寂,留下老建築的骨架,成為容納「慢活」的場地。
「UNFOLD藝術設計市集」首來澳
哪些活動,可以被稱作「慢活」?慢活節中,有咖啡市集,也有音樂派對,還有各類藝術設計攤檔與展覽。策展團隊分享,在選擇活動時,他們格外強調「獨立」,「獨立精神、獨立品牌、獨立出版社,或是創作人本身好有自己的理念」。例如源自上海,曾在香港、東京、柏林等不同城市展出的「UNFOLD藝術設計市集」,「他們最早是藝術書展,關注獨立出版、設計、策劃、攝影……這些都是我們也關注的類型。但在澳門,做這些活動的人士相對來說沒有那麼多」,因此在是次慢活節中,策劃團隊邀請「UNFOLD藝術設計市集」來到澳門,「令大家見到澳門設計的不同面向」。
是次設計市集共有近100個參展單位,其中約20個來自澳門本地。策展團隊舉例媽閣廟附近的「永利紙料」,創立於上世紀初的祭祀用品店傳承至第三代,如今已成為文創品牌。曾經燃燒在廟中的香燭,也成為可以帶回家中的線香,「我們覺得這個品牌與展覽關聯很強。媽閣廟可以拜神,大家都知道」,策展團隊說。還有本地獨立攝影人創辦的「方言社」,也將用攝影書與小誌,向觀眾展示澳門風景。在策展團隊眼中,這些「將澳門文化轉譯成藝術」的本地品牌聚在一起,可以「令觀眾見到澳門的活力在哪裏,將澳門本土創意宣傳出去,令更多人了解澳門」。
策展團隊說,遊客眼中的澳門或許是個「可以city walk的旅遊城市」;但在生長於澳門的他們眼中,澳門「不止有現代的一面,也不止歷史的一面。而是新舊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古建築中可能就藏着獨立書店、展覽」。「咖啡要慢慢飲,書也要慢慢看。如果太快,你就沒有辦法了解」,生活如此,城市也如此。行走在海的那邊,不妨慢一點,再慢一點。
媽閣慢活節 Barra Slow Festival 2025
日期:11月28至30日
時間:中午12:00至晚上8:00
地點:澳門媽閣塘海事工房一號、二號及戶外廣場
詳情:bit.ly/4850zAD
註:UNFOLD藝術設計市集需購票入場,票價78澳門元
文:王梓萌
[開眼 藝述速遞]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童眼看女性受制約世界 「左撇子女孩」鄒時擎:要勇敢做自己 (2025-11-21)
Friday Planner:荒謬日常 (2025-1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