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基金特區:法巴:AI泡沫化言之尚早 中韓等新興市場續受惠AI發展
【明報專訊】最近市場對人工智能(AI)泡沫的憂慮升溫,法國巴黎資產管理亞洲及全球新興市場股票主管陳志凱表示,目前市况距形成泡沫仍有一些距離,基於現時主導AI市場的,均為具盈利的企業,並認為新興市場,尤其亞洲區內的新興市場,如中國及韓國等,將可續受惠於人工智能發展。
該公司動態多元資產主管Mark Richards認為,AI發展為大勢所趨,相關行業具長期結構增長因素支持,目前主導AI市場發展的科技巨企均具可觀盈利,並於AI科技領域佔據領先位置,隨着AI應用持續發展,有望帶動相關美企盈利加速增長,基本因素依然向好,可望支持明年美股表現,不排除未來美股仍有進一步上升空間,但亦坦言美股不無隱憂,明年美國將舉行中期選舉,政治的不確定,明年市况或會不時出現短期波動,故重申分散投資十分重要。
新興市場企業盈利增長加快
過去數年,環球資金相對集中投資於美國市場,隨着美國政策變得不太確定,加上市場對美國債務的疑慮,今年以來部分資金轉投新興市場,不少新興市場表現均相當亮眼。陳志凱指出,若回顧去年表現,亞洲日本除外市場,以及整體新興市場表現均遜於美股,反觀今年市况變得截然不同,其中拉丁美洲市場及韓國市場扭轉去年頹勢,今年以來大幅回升,而整體新興市場及亞洲日本除外市場由年初至今年10月底止的表現亦向好,不僅分別跑贏歐洲、日本及環球市場,表現更優於美國市場。事實上,年初至今韓國股市升逾六成,而MSCI新興亞洲指數及MSCI新興市場指數年初迄今亦均升近三成。
對於今年新興市場向好,陳志凱認為,資金分散投資於美國以外市場,是其中一個原因,以除中國以外的新興市場為例,由今年4月市場低位至今年10月中,期間單計海外機構投資者淨流入的資金已達440億美元,若再計入由ETF流入的資金,金額更為龐大,但亦認為促使大量環球資金流入新興市場的主因,應是企業盈利增速加快,以今年第2季各市場的企業盈利增長幅度為例,其中新興市場今年次季企業盈利增幅擴大,增幅達到11.1%(見圖),趕上同期美國市場的企業盈利增長水平,而亞洲日本除外市場今年第二季盈利亦見提升,增幅達9.9%,增速高於同期的歐洲市場、日本市場,以及整體環球市場的次季企業盈利增長。
環球各地企業持續加碼投資AI
新興市場企業盈利增幅得以擴大,與區內經濟增速加快不無關係。該公司新興市場固定收益及企業債券主管Alaa Bushehri表示,今年大部分新興市場的經濟增速均高於已發展市場,其中不少新興市場的經濟增長動力主要來自內需消費,而由於現時不少新興市場的實質利率仍偏高,隨着美國聯儲局今年9月重啟減息周期,將予各新興市場央行更多減息空間,以支持經濟保持增長。
除消費支持新興市場增長外,陳志凱補充,AI發展亦為新興市場經濟注入增長動力,尤其是當中的亞洲市場,如韓國及台灣市場便直接受惠於環球企業增加於AI硬件的投資,且目前亞洲市場內可受惠於AI發展的行業,豈止區內的記憶體及圖像處理器(GPU)製造商,區內與散熱及供電相關行業,以及數據中心等AI基建行業也有望受惠,而自今年初中國出現DeepSeek時刻,中國在AI模型方面的發展,也愈來愈受海外投資者關注,更認為亞洲市場相對美國,受AI泡沫憂慮影響較低,基於目前AI產業的供應鏈中,亞洲市場佔重要地位,意味在環球各地企業持續增加AI投資,以防於AI競賽中落後的過程中,不少處於供應鏈的亞洲企業將可續受惠,盈利增長有望加快。
新興市場估值有望獲重估
更重要的是,即使已有不少資金流入新興市場,市場估值並不高。陳志凱表示,目前新興市場估值仍較美國市場為低,隨着區內企業盈利持續提升,未來新興市場估值更有望獲得重估,惟亦認為明年新興市場仍需面對外圍挑戰,除美國關稅外,還有環球經濟增長放緩,因此該公司雖看好新興市場前景,但現時於整體新興市場的資產配置上,會限制投資於個別新興市場的比重,並專注於區內盈利增長潛力較大的企業,如部分AI相關,以及部分資訊科技企業。
明報記者 劉敬華
[基金特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