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家長考牌學堂:做義工培養出小企業家

發佈於

【明報專訊】香港這個彈丸之地,人口700多萬,卻有超過6000個註冊慈善團體,服務範圍覆蓋醫院護老、教育、環保等,誰說香港人只顧「搵錢」?相信各位家長也有不少參與義務工作的經驗,逢星期六賣旗、學校賣獎券,還有現在熱烘烘的十五運會,做義工機會實在多的是。

做善事學推銷技巧

嘉明都很喜歡跟小朋友賣旗,當中能學的實在太多,地點選擇已是一門大學問。首先要「選舖位」,在港鐵出口附近,如何選擇一個不會跟其他賣旗家庭直接競爭的有利位置,已經比尋寶遊戲更好玩。然後就是訓練膽量!如何跟路人打招呼才最有效?是直說「幫我買支旗吖」,還是加入人際社交的基本訓練?例如,觀察路人再找出一點小東西來稱讚?每個人都愛被讚賞,當孩子學懂主動讚賞他人,改變便隨之而來,小則擴闊朋友圈,大則是世界觀變得充滿正能量,因為他們掌握到如何看見好的一面。

過程中還可訓練觀察與應變能力。若今次的位置不理想,可否轉個地點再嘗試?我們要多觀察,查找哪類人最有可能幫手買旗。趕時間、步伐急促的上班族,連駐足2秒的時間也沒有,相信也無暇掏錢吧。戴着耳機低頭聽音樂的年輕人,會否較拖兒帶女的父母更容易捐款?此乃尋找目標客戶的學習!

當然少不了推銷技巧,如何令善款增加!有次,我帶齊三寶為一次慈善晚宴義賣抽獎券,每張100大元。二女Georgie令我驚喜!「你今晚著得好靚喔!今晚一定有好運呢!不如買張獎券吖!」這當然是事前訓練的對白!來賓爽快答應,掏出一張500元紙幣:「100蚊一張嗎?我要3張啦!」誰知女兒回答︰「多謝!不過,我無錢找給您……但您可以買5張㗎!」我對她的對答佩服得五體投地。補充一下,她只得6歲。

收集麵包 了解問題根源

本月「家長考牌學堂」請來樂餉社項目總監梁建輝分享,他指年紀較小的孩子逢星期二、四都能在父母陪同下去收集麵包,再送到食物銀行分配。過程中,小朋友會產生許多疑問﹕ 「賣不去的麵包,如果不經我們收集送去食物銀行,又會如何處置?」、「為什麼包好好的,還是要被丟到堆填區?」從小讓他們親眼看見浪費食物的後果,更有助建立惜食的習慣。15歲以上的甚至可到倉庫幫忙,了解標籤背後真正的食用日期是如何衡量的。

了解問題的根源,才能真正培養出能改變世界的企業家。以上種種參與義務工作的原因,希望也能鼓勵你,多跟小朋友試試吧!

註︰《晨光第一線》──「家長考牌學堂」每集請來育兒及教育界專家,分享教養孩子與建立良好溝通的秘訣。環節逢周三早上6時至10時於港台第二台(FM 94.8–96.9)播出。Radio2.rthk.hk

文:侯嘉明

作者簡介:資深傳媒工作者,香港電台第二台《晨光第一線》及第三台In the Common Room節目主持,大型活動司儀,表達技巧訓練專員。育有3名女兒。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80期]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親子筆陣.診間外的筆記:升上大學,然後呢? (2025-11-18)

童途有「理」:如何改變孩子「W坐姿」 (2025-11-18)

善養救未來:虐兒的解藥 (2025-11-18)

媽媽維特:洗腦 (2025-11-18)

荒失失在加家:教師罷工只是錢作怪? (2025-11-18)

看得起遊戲:遊戲融合閱讀 趣味多 (2025-11-18)

家庭有教.追落後的孩子5:生理發展篇 (2025-11-18)

簡易廚房:先浸後炒 煮糯米飯省時妙法 (2025-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