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稱不見投票率民主程度關連 廖長江:港民主「比下有餘」

發佈於

【明報專訊】政府及各界積極鼓勵市民在立法會選舉投票,立法會議員、「建制派班長」廖長江接受本報訪問,回應市民投票意欲時稱,每人對選舉制度看法不同,他認為香港民主水平「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但亦知道有朋友對選制不滿,「有無力感,覺得制度不能代表他,個人投票意欲可能低了」。他強調這不代表社會整體看法,亦未看到有科學化數據證明民主程度與投票率的關連。他說相信今次投票率有機會超越上屆。

廖長江認為,市民今次投票的意義與上屆不同,「今次對未來的重要性更大」。他說2021年立法會選舉正值「由亂及治」階段,選出的議員其後完成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體制,社會有穩定才能發展,現時則是「由治及興」的關鍵時期,要推動經濟發展,認為市民對新一屆議會有更大期許。

因無力感不投票 非整體看法

2021年立法會選舉投票率30.2%創新低,廖長江說,見到政府及各界現時熱烈呼籲投票,相信投票率有機會超越上屆。不過,他強調投票率不是最重要,而是選民能選出心儀的代議士。

律政司長林定國日前在社交媒體發文,剖析有些人或感修改後的選舉制度民主成分未足夠。全國人大常委會2021年提出「完善選舉制度」,立法會議席由70席增至90席,加入參選提名門檻要求,並減少直選議席。

廖長江稱,制度有否足夠民主是一個程度問題,每人各有看法,「世界上整體來看,我們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他說知道有些朋友認為民主程度不足,「有市民有無力感,覺得制度不能代表他,個人投票意欲可能低了」。不過,他認為市民意見難以一概而論,某一種看法不能代表整體社會看法。他認為將社會某一種看法與投票率掛鈎並不科學,「我就看不到有什麼數據能證明到或傾向證明到,民主程度與投票是相關的」。

「未是合適時間」推政改

《基本法》第45條列出香港雙普選的目標。對於選制應何時檢討,廖認為「現時還未是合適時間」。他說政改需社會共識,而政制涉及「一國」、即中央的權力。

廖說,保安局長還在說目前社會仍存在軟對抗、暗湧,認為要待社會穩定下來,社會狀態正面,政制才能推進,「民主進程不是static(靜止),不是停留在某一階段」,而何時向前行、行多大步,社會共識很重要,而中央也會有看法,而中央看法其實也視乎香港社會狀况。

明報記者

(立法會選舉)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李家誠:下屬黃浩明倘當選 沒利益衝突 地建界對手趙式浩稱無大財團背景「沒包袱」 (2025-11-14)

選舉前夕辦晚會谷氣氛 7電子傳媒直播 (2025-11-14)

自稱「鋪路的人」 對新舊交替有信心 (2025-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