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李陞小學允學生使用簡體字測考 內地小一家長指做法不好 「還是要堅持香港文化」 (15:02)
再多一間官立小學捲入繁簡爭議。位於西營盤的李陞小學據報自去年起容許多級學生以簡體字應考中文,以協助大批小五插班的新來港內地生適應。有本地家長早前質疑做法會導致考試不公,尤其是升中呈分試。該校今早展開小六呈分試,其餘級別亦有測驗。有該校小六內地生家長確認得悉上述安排,形容安排是「人性化」;有小一內地家長則認為做法「肯定不好」,「到這裏還是要堅持香港的文化」,會繼續鼓勵孩子學繁體字。
經高才通計劃從內地來港的Mia,兒子今年9月插班李陞小學六年級。她說校方曾透露希望學生「盡量使用繁體字」,做功課教師亦要求寫繁體字,否則會扣錯字分,故她亦讓孩子練寫繁體,惟坦言繁體字對兒子來說確實「特別難寫」。兒子今早呈分試考中文科,兒子說主要寫繁體,但遇到不懂寫的字,也會改用簡體,舉例「讓」字,他會寫簡體。
同樣是經高才通計劃從內地來港的張先生,女兒正讀小一。張生說女兒在內地原讀小二,為助她適應故讓她「降班」讀小一。他說一直鼓勵女兒用繁體字及學廣東話,指兩者是香港文化,必須要堅持,自己作為家長亦打算報班學習廣東話,跟女兒一起進步。被問到校方容許學生在測考寫簡體字,他說因該校小一無考試,自己未聞有關安排,但若屬實,認為不太好,「到這裏還是要堅持香港的文化」。以他觀察,他料全校不只50名內地生。
本地家長黃先生的女兒今年讀小二,他說早在上月中家長會,已聞校方有關簡體字測考安排,引述校方稱安排是為助新來港學生適應。他指學齡人口減少下,明白學校有收生困難,故他亦留意學校收了不少內地生,如以小二為例,一班20多人,一半也是內地生。被問安排是否公平,他認為難斷言,亦認同要給內地生時間適應,盼安排屬「暫時性」。
本報前日(11日)已就事件查詢校方,包括安排有否經諮詢、會否擔心影響呈分試公平等,至今未獲回覆。該校主任梁偉雄今早回應記者提問時未否認上述安排,重申會轉交查詢予校長余詠莉回覆,着記者稍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