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港產獨角獸Klook赴美上市 或籌39億 今年首9個月首錄經調整EBITDA 曾傳擬港上市

發佈於

【明報專訊】不足10日內兩隻港產獨角獸棄港赴美上市。旅遊預訂平台Klook公布,已正式向美國證交會提交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申請,股票代號為「KLK」,主承銷商為高盛、摩根士丹利及摩根大通,而此次Klook公開發行的ADS數量及價格區間尚未確定,彭博報道表示,該公司擬集資約3億至5億美元(約23.4億至39億港元)。

明報記者 楊括

據Klook公布,其平台提供約31萬項產品與服務,遍及全球約4200個目的地,而2024年交易用戶數已突破1070萬。財務方面,Klook近3年持續錄得虧損,2022至2024年分別虧蝕1.22億、1.42億及9926萬美元。今年首9個月計,公司虧損擴大65%至1.41億美元,主要原因是可轉換優先股相關虧損增加;收入則增長43.5%至4.07億美元。不過同樣以今年首9個月計,公司首次錄得經調整EBITDA轉正,達628萬美元;去年同期則錄得LBITDA約2012.1萬美元。

紅杉中國軟銀持股逾一成

Klook 2014年在本港成立,至今已完成多輪融資,今年2月由Vitruvian Partners領投1億美元;公司其他股東還包括紅杉中國及軟銀,上市前持股別約12.3%及11.1%,現時其市場競爭對手包括Booking.com、Expedia、攜程(9961)等。Klook於2018年晉身胡潤獨角獸排名榜,2025年以130億元人民幣估值排名該榜單第693位,而Klook過去曾傳有意在港上市。

2025年胡潤獨角獸榜排693位

Klook共有三位創辦人,包括兩位前投行分析師王志豪和林照圍,以及有科技背景的熊小康。三人曾透露,其創業靈感來自2013年林照圍和王志豪前往尼泊爾旅行時,遇到行程安排困難與價格不透明的問題,認為是市場痛點,因而決定攜手創業。根據該公司遞交的初步上市文件,王志豪和林照圍將在公司上市後持有控股權,其中林照圍持有13.5%的B類普通股(每股代表20票表決權)及7%的A類普通股(每股代表1票表決權)。

安擬擬反向收購赴美上市

近期頻有A股上市公司轉至本港發行H股,但考慮到資本活躍度等因素,港產科技獨角獸就似乎始終偏愛美股市場。Web3企業安擬集團(Animoca Brands)上周公布擬透過反向收購赴美上市,談及為何選擇美國再行上市而非本港時,公司總裁歐陽杞浚當時稱,美股資本市場氛圍較佳、於數字資產層面的投資深度較濃厚。不過作為本港企業,公司也會希望於赴美上市成功後在港第二上市。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創辦人同股不同權投票權超港上限 (2025-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