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華德物語:迎接新成員

發佈於

【明報專訊】大家好!上回提到我們帶華德婆婆長途跋涉前往德國,延長婆孫親密相處的時光,也方便我繼續為媽媽準備營養餐。完成癌症治療的婆婆每天昏睡近20小時,因此此行並未能四處觀光,但我們每天一起吃飯、喝湯,孩子也教婆婆玩桌上遊戲,大家都非常珍惜這段相處的時光。

婆孫親密時光提前結束

原本我們訂了11月底的回程機票,可惜華德婆婆在抵達德國兩周後開始水土不服。即使我們在當地看過家庭醫生並服用了處方藥,她仍連續多日發熱發冷。於是我在9月底決定與媽媽提前回港。暑假的6周,加上在德國的4周,婆婆與兩兄妹共度了70個晝夜,已是難得的相聚時光。出乎意料的是,婆婆回港後竟然迅速康復。剛好我們早前透過社工協助,為她找到新的安老院舍。經歷了10周的全天候貼身照顧後,我必須坦誠,身心已透支,也需要休息,好讓我在學術研究與家庭責任之間重新找回自己的角色與節奏,也好好準備迎接華德一家的新成員。

留港產女獲貼心照顧

德語有句老生常談的俚語「Aller guten Dinge sind drei」(好事成三),我們家今年迎來第三個寶寶。由於我在陪婆婆回港時已懷孕36周,因此回港後便無法再飛返德國。與前兩次在德國生產的經驗不同,這次我在香港生產、坐月子。時隔8年,我得重新學習與生產、哺乳相關的一切,實屬不易。前兩胎均為順產,我原以為這次也能順利如願,怎料回港後食物太合口味,胃口大開,結果寶寶竟重達4公斤,難怪路人常問我是否懷了雙胞胎。

挺着巨肚,我在屯門醫院產前病房住了好幾天,醫護人員非常照顧我的身體與情緒。得知我需要甲狀腺藥物時,他們立即安排內科醫生到病房診斷;察覺我情緒異常,也第一時間找來精神科護士、心理醫生和社工與我談話,提供協助。在胎心監測中發現胎心減慢後,醫生為我安排催生;催生途中胎兒心跳再次減慢,醫生判斷需緊急剖腹生產,並徵詢我意願。當時我痛得面容扭曲,當然毫不猶豫地相信醫生的判斷。

接下來的情節如電影般展開:麻醉科醫生、產科醫生、助產士、護士等10多人合作無間地迎接三寶出生。我從未想過緊急剖腹的過程會快到連驚都未開始,就已聽到寶寶的哭聲!聽到那聲哭泣,我也喜極而泣,一旁的麻醉科醫生還溫柔地幫我抹眼淚,讓我感覺滿滿的呵護。

我衷心感謝屯門醫院產前與產後病房的所有醫護人員,你們每一個都非常專業,且帶着令人安心的溫度。作為產婦,我感到被重視,被關懷備至,感恩小女兒——圓圓能在你們的幫助下順利出生!

文:華德媽

作者簡介:年輕媽媽,在德國經歷了懷孕、生產、坐月、育兒等種種經驗,日常最愛寫下兒女的一切,好讓將來能夠好好回味。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79期]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親子筆陣.是日情緒菜單:無條件的愛 (2025-11-11)

超人DadDad.遊戲治療:兒童情緒抒發橋樑 (2025-11-11)

同理心學堂:「好玩」魔法 從遊戲中鼓勵孩子做家務 (2025-11-11)

從心做起的教養:4F解說技巧 讓孩子自動分享 (2025-11-11)

民房四寶:或許,我是杞人憂天 (2025-11-11)

教大GPS:學習語言不是鸚鵡學舌 (2025-11-11)

童繪遊樂場:讓白色線條成為色彩起點 (2025-11-11)

愛望全人:做個快樂的家長 (2025-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