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民房四寶:或許,我是杞人憂天

發佈於

【明報專訊】最近聽到幾名中學生在談論她們的偶像PLAVE,一隊來自韓國的男團。追星,對今天的青少年來說早已不是新鮮事,相比起打機,孩子追星似乎更容易被父母接受,因為我們年輕的時候,或多或少也曾有過自己的偶像。只要他們不太沉迷,不亂花錢,家長都不太反對。然而,父母是否知道孩子所追捧的是誰?

出道僅兩年的PLAVE,於2023在韓國及日本推出的專輯銷量突破百萬,YouTube點擊播放率以百萬計。今年還展開亞洲巡迴演唱會,包括首爾、台北、雅加達、曼谷、東京等城市,而香港站亦於10月初在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行,票價不菲,卻早已售罄。這一切,看似與其他K-pop偶像無異,但令我驚訝的是,PLAVE原來是一隊「虛擬」男團。

PLAVE的5名成員全是以網絡漫畫風格打造出來的虛擬角色,他們有獨立人設、鮮明性格,會作曲填詞,能歌善舞,並且透過3D模組與真人動作捕捉技術,由幕後演員即時操作,與觀眾「互動」。幾名中學生興奮地說:「那天看到他們,在台上跟我們說話,很感動!」

虛擬世界成孩子避風港

或許,我是杞人憂天。我不禁在想,為何孩子會把真實的情感投放於虛擬的影像?原來,現在有一些虛擬平台是可以提供模擬跟偶像一對一聊天的功能。粉絲不單可以選擇偶像,更可以為偶像設定性格,讓他們以你喜歡的方式、態度、情感跟你對話交流。我開始明白,當孩子在現實世界承受着學業壓力、父母期望、同儕競爭、自我懷疑等,虛擬世界便成為一個理想的避風港。在這裏,孩子所設定的理想偶像只有忠誠、溫柔、關懷,他們不會拒絕,也不會批評,程式演算下的句子,可以成為孩子隨時的安慰。

我不是說這樣就一定有問題,不是所有的追星都是沉迷,也不是所有的虛擬互動都會導致逃避現實。然而,我所擔心的是,開始有少年人相信,他們根本不需要朋友。在現實生活中,朋友之間會吵架,家人之間會有矛盾,愛情路上是有被拒絕的可能,這些經歷雖然痛苦,卻是成長的重要部分。若孩子習慣了逃避,只尋求單向的虛擬關係,這會扭曲他們對真實關係的期望。一旦遇上衝突或被拒絕,便好有可能激發起難以想像的情緒反應和後果。

分辨虛擬與現實界線

作為父母,我們不能一味否定孩子接觸這些文化,那樣只會讓他們更封閉,更抗拒。與其禁止,不如好好溝通,嘗試帶着好奇問問他們喜歡偶像的原因,從中了解他們的內心需要。好奇是關心的開始,當然,也要幫助他們分辨「虛擬與現實」的界線。可以欣賞虛擬偶像,但他們不能取代真實的人際關係。而更重要的是,要讓孩子知道,現實中也有願意關心、聆聽、接納他們的人。每一個真實的人,都需要真實的關係,別讓孩子轉向虛擬世界尋找真實的關係。

文:歐偉民

作者簡介:救恩學校(小學部)校長。愛文字,更愛孩子,堅信親子關係比學業成績重要,在理論與實戰中猛然發現,夫妻關係才是子女快樂成長的基石,育有2女1子。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79期]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親子筆陣.是日情緒菜單:無條件的愛 (2025-11-11)

超人DadDad.遊戲治療:兒童情緒抒發橋樑 (2025-11-11)

同理心學堂:「好玩」魔法 從遊戲中鼓勵孩子做家務 (2025-11-11)

從心做起的教養:4F解說技巧 讓孩子自動分享 (2025-11-11)

教大GPS:學習語言不是鸚鵡學舌 (2025-11-11)

童繪遊樂場:讓白色線條成為色彩起點 (2025-11-11)

愛望全人:做個快樂的家長 (2025-11-11)

華德物語:迎接新成員 (2025-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