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灣區熱搜:粵16條推AI應用 助製造業升級 逾200億元政府投資基金貸款貼息等支持

發佈於

【明報專訊】廣東省政府上月底發布《廣東省人工智能賦能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下稱《行動方案》),提出16條措施推動在製造業各環節使用人工智能(AI),包括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管理。省政府還安排200多億元(人民幣,下同)專項財政資金,並以政府投資基金、貸款貼息等方式支持相關AI項目。

明報記者 林迎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曲曉傑在記者會表示,廣東有1600家人工智能核心企業,同時擁有全部31個製造業大類,製造業規模約佔全國八分之一,具有新一代電子信息、綠色石化、智能家電等9個萬億元級(指年度營業收入)產業集群,為人工智能應用提供「試驗場」。《行動方案》主要鼓勵在消費電子、汽車、服裝箱包、生物醫藥等廣東重點優勢產業上的深入使用,如推動工業模型創新發展,聚焦電子信息、智能家電、汽車、機器人等重點行業,支持研發適應製造業複雜環境、具備跨模態數據處理能力的垂直領域大模型,以及一批用於質量檢測、設備維護等的專用小模型。

「點線面」推動AI規模化應用

曲曉傑透露,廣東省將編制細分行業數碼智能化改造指南和典型案例集,為不同細分行業、不同規模的企業在使用人工智能方面提供清晰指引,並從「點線面」上推動人工智能規模化應用:「點」是鼓勵骨幹企業幫助中小企業;「線」是產業鏈、供應鏈數智化轉型;「面」是建設高標準數字園區。此外,《行動方案》也提出模型券、算力券、訓力券等政策工具,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購買工業模型服務。

推動5G-A萬兆光網覆蓋園區

其他省級政府部門亦按各自職責支持《行動方案》。廣東省通訊管理局副局長李慶坤表示,將推動5G-A(5G-Advanced,相當於5.5G)、萬兆光網(每秒10G以上的光纖網絡)等覆蓋製造業園區,搭建全國領先的信息基建網絡。廣東省財政廳副廳長琳琳透露,《行動方案》中涉及的財政支持政策,主要為專項資金、政府投資基金、貸款貼息等,以及今年年初預算安排涵蓋支持企業裝置更新、展開智能化改造在內的「製造業當家」資金,總規模已達262億元。另外在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中,2025年財政安排1.32億元支持AI前沿技術攻關、約22億元支持3家人工智能領域實驗室建設。她還稱,將支持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建設數碼化基礎設施,特別安排2.5億元支持韶關市數據中心集群建設發展,為中小企業數碼轉型、特別是在使用人工智能方面提供更加高效的算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