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營造師學會倡註冊制 承擔地盤安全責任
【明報專訊】近年地盤工傷意外不斷,有涉及工傷事故的承建商獲授權簽署人被屋宇署除名。營造師學會昨舉行傳媒午宴,倡設營造師註冊制度,由營造師承擔地盤安全責任。該會會長湯毓祺表示,有七成承建商只得一名獲授權簽署人,並多數由不參與地盤日常管理的公司高層兼任,認為應由駐地盤的營造師分擔安全責任。工業傷亡權益會認同可設營造師註冊制,但「如出事無論營造師或獲授權簽署人都要落水」。
本報8月報道,涉3死工傷的協興建築有4名獲授權簽署人被屋宇署除名。湯毓祺稱,授權簽署人多為公司代表,毋須駐守地盤,或要一人負責多個項目,難以監工,但涉意外而遭除名將影響公司運作;相反,營造師是地盤總負責人,常駐地盤監督工序,惟營造師現毋須註冊。湯建議設營造師註冊制,賦予營造師法定身分,並界定其於工程安全的責任。該會副會長梁遠成稱營造師現雖為地盤負責人卻無註冊身分,應設註冊制確保由具資歷人士擔任。
工權會:獲授權簽署人同應負責
工權會總幹事蕭倩文認為可設營造師註冊制,並應考慮設懲罰以加強督促,但認為獲授權簽署人也應設註冊制和定期續牌,兩者均須為工地安全負責,作雙重保障。她指出,現有不少註冊職務於意外後亦毋須負責,故暫不抱太大期望。
另外,身兼承建商負責人的學會上任會長孟家榮稱,近年政府工程側重大型項目,僅少數大型承建商受惠,約九成中小承建商掙扎求存,形容低潮仍在蔓延,有公司要裁員,期望政府推出小型工程助中小型企業。該會榮譽會長伍又宜說,業界下行經濟周期預料要「捱多兩年」,盼不影響人才入行。
孟家榮又稱,業界早前有公司清盤令銀行拒向業界借貸,供應商亦縮短付費限期,更要求先付後出貨;他透露,經金管局與銀行協調後,有部分虛擬銀行始向業界借貸,盼大銀行同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