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何文田站「愛民邨」指示牌改「朗賢峯」捱批 田北辰斥無政治智慧 港鐵納建議料日內更正
【明報專訊】港鐵何文田站A出口的燈箱指示牌,被發現由原本標示「何文田邨/愛民邨」,改為標示車站上蓋住宅「朗賢峯」,引起區內居民不滿,有居民形容更改後「唔識返屋企」,亦有人月前撰文向港鐵投訴,批評港鐵「商業宣傳壓過公共服務」。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指港鐵「離晒大譜」,做法無政治智慧,促港鐵重新改為「愛民邨/何文田邨/朗賢峯」,他昨向本報透露港鐵已接納其建議,料數天內完成更正。本報向港鐵查詢,截稿前未獲回覆。
居民電郵投訴 港鐵覆空間有限惹議
有愛民邨居民日前在社交平台分享,指9月時發電郵向港鐵投訴何文田站A出口指示牌改名不當,時隔逾月上周收到港鐵回覆否認改名有問題。該居民在電郵稱,愛民邨及何文田邨為該區落成半世紀的公屋地標,朗賢峯僅為新建商業住宅,質疑港鐵改牌是「商業宣傳壓過公共服務」,令乘客難辨方向。港鐵在回覆中稱指示牌空間有限,而朗賢峯為A出口主要建築物,故在燈箱標示,並指車站大堂有街道圖列出何文田邨及愛民邨資料,相信已可照顧不同乘客需要。
港鐵的說法惹網民熱議,有網民指啟德站新增B2出口後,燈箱指示牌標示由原本「雙子匯1期」改為「雙子匯1期(崇光百貨)/天璽.天Mall」,增加15個字元仍能容納,認為「空間有限」說法不成立, 質疑港鐵猶如為樓盤賣廣告。惟亦有網民稱A出口距愛民邨的確較遠,朗賢峯地理位置上較近出口。
翻查資料,何文田站A4出口與朗賢峯連接,而A2及A3出口設行人天橋連接何文田邨及愛民邨,步程5至10分鐘。愛民邨及何文田邨均有逾50年歷史,前者1974年入伙;後者1972至1973年落成,1996年起重建,1998年起入伙。兩邨共約1.1萬個單位。朗賢峯則今年7月起交樓入伙,有990個單位。
田北辰稱愛民邨為香港歷史最悠久大型公共屋邨之一,相信大部分邨民均搭港鐵出行,形容港鐵突將指示牌屋邨名刪走是「棄邨保苑」,「喺任何一個公民社會都畀人鬧死」。他認為若A出口直接通往朗賢峯,港鐵大可在原有指示牌加入「朗賢峯」,不應直接取代「何文田邨/愛民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