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中美「休戰」 MPF港股基金續看好
【明報專訊】全球股市近日調整,但年初迄今仍錄得可觀升幅,強積金(MPF)中的股票基金表現亦然;回望10月份,大中華股票基金及香港股票基金錄得跌幅,不過年初至今計,累積升幅皆逾三成,在MPF基金類別中,仍維持領先地位。有投資專家認為,中美貿易談判展現務實態度,市場對兩國衝突升級的憂慮下降,故中港股票基金前景仍偏樂觀。
明報記者 袁國守
強積金諮詢機構GUM上周派發2025年10月份強積金成績表,上月「GUM強積金綜合指數」升0.3%,報284.9點;「GUM強積金股票基金指數」下跌0.1%,報409.3點;「GUM強積金混合資產基金指數」上升0.8%,報285.9點;「GUM強積金固定收益基金指數」升0.1%,報132.3點。MPF成員10月份人均賺830元,而年初至今人均賺得44,197元。
單看MPF股票基金,9月份表現最差的「其他股票基金」,躍升為10月份表現最佳的基金類別,單月升逾4%,因受惠於部分主題型基金估值修復,惟其年初至今回報仍是最落後的股票基金,僅累升9.4%。單計10月份,緊隨其後為「亞洲股票基金」和「日本股票基金」,分別錄得4%和2.5%升幅,主因是亞洲市場受惠於美國與日韓達成經濟協議,推動資金流入,而日本則因日圓疲弱及市場預期日本央行維持寬鬆政策,出口企業盈利改善。整體來說,年初至今大中華及中港股票類基金仍維持領先,年內升幅超過30%(見表)。
GUM常務董事陳銳隆表示,10月初,中美在稀土及關稅問題上的僵局引發市場震盪,股票短線急挫,強積金月中人均回報一度見紅,但隨後特朗普在社交媒體的言論轉趨溫和,緩解市場恐慌情緒,股市逐步回穩。他指出,最終中美於韓國釜山APEC峰會達成「貿易休戰」協議,暫停稀土及關稅爭端升級;另一方面,美國接連與日本及韓國簽署經濟與防務協議,刺激資金流入亞洲市場。
資產配置方面,GUM首席投資總監劉嘉鴻指出,中港、日本股票基金前景仍偏樂觀,主要因中美貿易談判展現務實態度,雙方聚焦於尋求折衷方案,降低市場對衝突升級的憂慮;同時,市場預期日本央行在新首相高市早苗的政策下,將維持寬鬆貨幣環境,加上其積極的擴張性財政開支方針,相信會為資產價格提供支撐。
預設投資策略基金助分散投資
積金評級主席叢川普(Francis Chung)表示,若今年強積金維持目前趨勢,在年底可能達到15,900億元的規模,累積2530億元的投資收益,並為強積金479萬名成員帶來平均330,800元的帳戶結餘。他指出,儘管破紀錄的投資收益推動了資產和平均強積金帳戶結餘,創下歷史最佳水平,但MPF當前連續6個月的漲幅,與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間連續13個月的漲幅相比相形見絀;在那段時期結束時,MPF成員平均帳戶結餘增長至約186,200元,而強積金總資產規模達到8130.2億元,強積金自那以來的顯著增長,顯示了MPF在相對短的時間內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此外,叢川普指出,儘管10月份出現虧損,香港及中國股票基金仍以32.74%的年初至今回報率領跑強積金年度表現,這遠高於其長期平均年度回報率。他又稱,美國股市有望錄得連續第三個日曆年正回報,但歷史告訴我們,連續第四年正回報並不常見,因此,雖然強積金2025年的業績為成員帶來巨大的財富增長,但需要謹慎行事,因為隨着市場走高,風險也可能增大。叢川普強調,分散投資相當重要,並提醒MPF成員,低收費、現成已分散投資的預設投資策略基金選項,對大多數強積金成員來說,仍然是一個極佳的投資和分散風險的選擇。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袁國守 退休綢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