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瑞士寶盛:市場利率降 高息股吸引力升

發佈於

【明報專訊】高股息收益率股票仍是投資組合中頗具吸引力的組成部分,有助於實現多元化配置,尤其是在市場表現集中於少數股票之時。股息仍是長期股票回報的重要來源,具備持續派息並有能力提高股息的公司,往往擁有穩健的資產負債表和穩定的現金流,在股市波動加劇時更具韌性。

我們仍然看好高股息這一投資風格,面向以收益為導向的投資者。我們將高股息股票定義為:提供高於平均水平的股息收益率、具備可持續性且持續派發,並擁有良好資產負債表特徵的股票。在市場日益由少數成長龍頭股驅動的環境下,高股息收益率股票恰好填補了許多組合當前缺乏的要素:韌性、可預見性與穩定收入。

我們持續在這一板塊看到價值,核心邏輯有三:第一,股息仍是長期股票回報的關鍵驅動力。過去幾十年裏,再投資股息貢獻了市場總回報的很大部分,尤其在資本利得趨緩的階段。在股票回報可能趨於區間波動的環境裏,可靠的現金分派成為總回報的「壓艙石」。投資者往往低估股息的複利效應:近20年來,股息分別佔美國和歐洲市場總回報的36%和69%。第二,高股息公司往往擁有穩健的資產負債表和更可預期的現金流。它們多處於需求穩定、周期性較低的行業,當股市波動加劇(正如年末季度常見的那樣)時,可為組合提供下行保護。第三,當前的利率環境構成利好。隨着政策利率在未來12至18個月內有望逐步下調,以收益為導向的股票相對於債券的吸引力可能回升,尤其是在股息仍有增長空間的領域。高股息股票目前估值仍低,前瞻市盈率14.8倍,低於整體市場的20.6倍。

「供給更新」推高美國債收益率

另一方面,美國財政部已公布融資計劃,市場對未來某一時刻可能擴大招標規模的預期推高收益率。在我們看來,財政部的融資策略正變得愈來愈「機會主義」,同時兼顧了市場結構要素。因此,我們認為上周公告尚不足以立即扭轉趨勢並大幅推升收益率。儘管如此,高公共赤字與債務水平仍是未來某個時點必須解決的問題。美國財政部上周發布了兩項關鍵更新:周一的季度借款預估與周三的再融資公告。兩者共同揭示了財政部在持續高赤字環境下如何籌劃融資需求。借款預估確認,短期內資金需求依然龐大但可控,主要依靠短期票據和短端發行,且市場需求充足。聯儲局結束量化緊縮無疑將為此提供助力,再融資聲明進一步鞏固了這一穩定性,表明名義附息債和浮息債的當前招標規模暫時維持不變,與市場預期基本一致。

然而,再融資公告中的一句話卻格外引發關注:財政部表示已「開始初步考慮未來擴大招標規模」。儘管這一變化並非立即實施,卻已足以激起市場對後續供給增加,尤其是長端供給加重的擔憂。受此影響,收益率全線走高,長端表現稍弱,因投資者提前計入未來發行規模可能擴大的因素。顯然,該句話的後半句沒有受到同等關注,而我們認為其同樣重要:美國財政部將「重點評估結構性需求趨勢,並衡量不同發行結構的潛在成本與風險」。

換言之,這進一步印證了我們的觀點:財政部的融資策略正變得愈來愈「機會主義」和動態化,並將市場結構納入考量。因此,我們認為上周的公告尚不足以立即引發趨勢逆轉並顯著推高收益率。話雖如此,高公共赤字與債務水平仍是未來某個時點必須解決的問題。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瑞士寶盛 投資先鋒]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張兆聰:低吸太空概念 吼RKLB (2025-11-10)

伍禮賢:海爾智家業務表現優於同業 (2025-11-10)

涂國彬:自我實現預言買賣 短線亦見威力 (2025-11-10)

黃德几:8.5萬億美元市值目標高不可攀 (2025-11-10)

袁國守:重新吼中資科技股 (2025-11-10)

《幫你格價》:美料續減息 趕高息存款尾班車 (2025-11-10)

葉創成:內地人才湧港 新地股價破頂 (2025-11-10)

陳正犖:英鎊超賣 或技術反彈 (2025-11-10)

許健生:越南創科蓬勃發展 港企現商機 (2025-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