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名校中一4班變5 開兩班直資校:感覺唔太好
【明報專訊】教育局日前批准5間中學明年中一班數「4變5」,包括灣仔區傳統名校香港華仁書院和皇仁書院,學界關注措施會否加劇同區「縮班殺校」。灣仔區直資學校孔聖堂禮仁書院上學年僅開兩班中一,副校長何柏欣昨日稱對同區兩校擴班安排「感覺唔太好」,擔心日後收生更難。
何認為新安排增加傳統「Band 1」學校學額,或令更多成績未達標的學生入讀,變相「資源錯配」,無助學生發展。有同區中學校長則認為,細校一直不是名校生的選校對象,新措施不會搶生源。
何柏欣說,近年學齡人口下跌,該校收生一直面對壓力。他有感新措施是局方希望「汰弱留強」,但認為學校本身無分強弱,不同學校的出現只為滿足不同能力的學生。
有校長稱無分薄生源
「揀得皇仁唔會揀我呢間」
何稱措施令Band 1學校多收學生,「但收多了,是否代表學生質素會提升?」他認為能力強的學生不會突然增多,擴班後的Band 1學校變相是多收了能力較弱的學生,「一些老師教開能力強的、做開拔尖,突然收到弱的學生,教學時也要調整」。他憂慮措施拉大校內學生差異,長遠無助學生成長。
同區直資中學中華基督教會公理書院上學年同樣開兩班中一,校長阮愛馨認為措施對收生影響不大,該校主要收跨區學生。她說不同學校定位不同,「揀得華仁皇仁嗰啲(學生),都唔會揀我呢間」,認為措施無分薄生源。她認同措施對同區定位及成績組別(Banding)相近的官津學校影響或較大。
同區名校聖保祿學校校長黃金蓮昨稱歡迎新措施。對於有稱安排或拉大Band 1校內學生差異,她說「優質教育應該人人都有機會讀」,認為所有學生都可以培養,相信學校有資源支援不同能力的學生。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有直資校稱難吸國際生 倡「增收計劃」涵內地生 (2025-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