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要聞

「從善如流」 殮房免費期延至28日 醫局料一成人須繳款 殯葬業質疑原方案缺諮詢

發佈於

【明報專訊】醫管局上月底公布公立醫院殮房明年起收費惹熱議,時隔8日,局方昨稱考慮民意後「從善如流」,將遺體免費暫存期由3日加至28日。新方案下,在公院存放遺體第二十九日起逐日收費,第三十六日起再加價。以存放30日計,費用較原方案減九成。醫管局稱,過去八成以上遺體存放公院少於28日,預料新安排下僅一成人繳費。醫衛局長盧寵茂昨強調,收費非為增加收入,盼先人可早日出殯安息,並紓緩殮房壓力。有殯儀業界認同延長免費期,稱3天不可能出殯,質疑原方案缺諮詢;有病人組織倡延長至45天免費,為家屬留彈性。

存放30日計 費用減九成

醫管局上月31日公布,公立醫院殮房明年1月1日起收費,原方案中存放遺體首3日免費,第四日起日收100元,第十八日及第三十四日再加價。方案引起社會關注,醫管局昨公布新收費安排,存放遺體免費期延至28天,至第二十九日起每日收200元、第三十六日起每日收550元。如遺體存放30日,收費由原方案的4000元減至400元。

盧寵茂:非增收入 盼盡早出殯

醫管局行政總裁李夏茵表示,近九成半遺體,醫生可於3日內發出死亡證,但聽到不同社會聲音後,希望「從善如流」將免收費期延長。她續稱,八成存放在醫管局的遺體28日內離開殮房,餘下兩成大部分屬可申領豁免收費的遺體,料新方案下僅約一成病人遺體要繳費。李說,不希望有遺體共用屍格,故需疏導殮房流程增加流轉。

盧寵茂表示,收費非為增加收入,希望引導市民盡早安排出殯,讓先人早日安息,同時減輕公立醫院殮房壓力和擠迫情况。

醫局:高峰13院使用率逾100%

醫管局質素及安全總監黃立己表示,公院殮房儲存遺體時間有升勢,逾一成存放逾一個月,個別個案逾一年。他稱,去年2至5月有8間公院殮房使用率超過100%,今年服務高峰期則有13間公院殮房使用率逾100%。黃稱,無親屬的遺體不多,如家屬長期失聯,醫管局與食環署亦有機制處理。

香港殯儀業商會永遠會長吳耀棠認同延長免費暫存期,舊方案3日免費期不可能安排出殯,認為當局不曾諮詢業界屬未深思熟慮。他解釋,醫院需至少3天向先人發死亡證,但及後15日火葬服務近乎爆滿,需於其後一周火葬,料28日方足夠處理後事,而離境安葬或申請土葬則需更長時間。

翻查鄰近地區收費,台北冷藏遺體首7天免費,深圳首3日免費(見表1);而本地私院亦按日收費。吳耀棠稱,深圳及台灣出殯速度快,其中深圳醫院會直接運送遺體至殯儀館雪藏,一般3天可出殯,但香港殯儀館無足夠雪格;台灣則一般兩天可發死亡證並出殯,與本港模式不同,如僅參考私院及外地經驗,並不符香港殯葬實况。

林志釉倡延至45日留彈性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認同延長免費期,稱跟足程序亦需三四周處理後事,「不是市民不辦(後事),這是民情反彈的原因」。他說,收費可加快處理少數不合理存放個案,而加快殮房流轉則要靠其他行政程序,如理順文件處理和火化程序。彭又估計,醫管局曾參考私院殮房收費,但認為私院與公院服務對象及性質都不同,不應「橫向參考」。

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不認同醫管局新方案可回應市民聲音,後事除火化外亦要預約殯儀館,加上華人社會部分日子不宜安葬,28日仍太趕,建議延長至45日,為家屬留彈性。他認為無市民會存心濫用,倘收費應先聆聽市民和業界聲音。

江玉歡:醫局初未顧業界承受力

立法會議員江玉歡樂見政府延長免費期,認為醫管局最初未顧及殯葬服務產業鏈能否承受,「似乎醫管局只諗自己」。她認為醫管局應為收費設機制,交代如何追討欠款,半年檢視數據,檢討收費能否對症下藥。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盧寵茂:倘不太揀擇 夠時間火化 殯儀業指「各自為政」冀設一站式平台 (2025-11-09)

上月文件附表始提 盧寵茂:收費重點放醫療 (2025-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