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教育

沙田官小測考准寫簡體 本地生家長憂不公 教局:不論背景需學繁體

發佈於

【明報專訊】沙田官立小學周一發特別通告,宣布容許小二至小六生在測考使用簡體字,稱目的是為內地背景或習慣用簡體字的學生提供更友善評核環境、讓本地生認識兩種書寫體系等。有家長擔心該安排令孩子混淆字體,並對繁體字學生不公。教育局稱,測考是否容許學生寫簡體字,按校情而定,並強調不論學生背景,均需認識繁體字,以融入香港社會。

教局曾指學簡體絕不能過早

校方:無意以簡代繁

翻查資料,教育局2016年曾發文指「簡化字的認讀,絕不能過早開始,尤其小學階段」,倘學生同時學習繁簡二體,易混淆字形,干擾識字,建議中學才按需要「酌量認讀簡化字」。本報昨向沙田官立小學查詢安排有否違背局方建議、校內現有多少名內地生等,校方未有正面回覆,重申主要考慮學生福祉,「並無意圖以簡體字取代繁體字」。

教育局昨日回覆本報查詢時強調,政府的教學語言政策未變,是否容許學生在測考或練習用簡化字,視乎校本教學實况決定,不能一概而論。局方稱不論學生背景,同樣需學習繁體字,「以便溝通傳意,融入香港社會」,倘學生未學繁體字,學校定必支援照顧他們過渡時期所需。

根據沙田官小通告,校方參照教育局及考評局公開試指引,稱評分重點在於內容、結構、語言運用及邏輯,而非字形,學生倘用簡體字作答不會被扣分。通告同時強調,繁體字仍是本港教育體系的主流書寫標準,該校課程亦以繁體字為主,鼓勵家長引導子女以繁體字為主要學習及書寫對象;如學生已掌握繁體,毋須刻意轉用簡體。該校本學年小一全年不設測考。

該校家長歐太認為小學並非合適階段接觸簡體字,稱孩子剛接觸文字,又要學英文,若再接觸簡體字,容易混淆。她明白內地學生愈來愈多,「但既然他們想在香港讀書,就應跟隨香港那套(學習方法)」。家長陳太指繁體字較多筆劃,學生易被扣錯字分,質疑安排對繁體字學生不公。家長朱太則稱無所謂,學校應容許學生自由發揮,逼內地生轉用繁體字反而是「歧視」。

學繁體識形音義 「裏」「里」見異

中文科出身的佛教林金殿紀念小學校長吳永雄說,學習繁體字對認識中文「形音義」很重要,繁體字源於古代造字,學起來較有系統。他舉例,「裏」字是「衣」字部,引伸其異體字「裡」亦屬「衣」字部,簡體字「里」則看不到。他同意學生認讀簡體字是有需要,但高小開始較適合,初小應打好繁體根基。

吳不評論沙田官小做法,認為難以強制所有內地生只寫繁體字,以其學校為例,簡體字學生「一隻手數得晒」,校方會鼓勵學生練習繁體,若在學生盡了力仍有困難,亦容許使用正規簡體字。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