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雙非兒腦癱擱研訊風波 申訴署查衛署外派秘書處機制

發佈於

【明報專訊】內地黎氏夫婦就兒子在港出生後腦癱及四肢傷殘向醫委會投訴,醫委會相隔15年後於上月決定永久擱置研訊,認為衛生署轄下醫委會秘書處未能解釋拖延多年原因,對涉事醫生不公。時隔約一周,申訴專員陳積志昨宣布展開全面調查,詳細審研衛生署轄下管理局及委員會辦公室的管理委員會秘書處、處理醫療事故投訴及醫療專業人員註冊事宜的相關程序和機制,探討有否改善空間並提出改善建議。

衛署:續積極檢討優化程序

衛生署回覆稱,署方和提供行政支援的管理局及委員會辦公室的管理委員會秘書處會配合申訴專員調查,署方會繼續與管理局及委員會積極探討如何優化程序,提升工作效率,進一步改善服務質素。

目前衛生署轄下管理局及委員會辦公室為15個醫療相關法定管理局及委員會提供秘書處服務,包括醫委會、護士管理局等(見表)。陳積志認為,政府當局如何處理市民對醫療業界的投訴,影響業界發展及專業,更與市民安全及健康息息相關;衛生署轄下管理局及委員會辦公室為相關醫療組織提供行政支援,但有申訴個案顯示行政支援可能出現嚴重延誤甚或失效,故決定全面調查,詳細審研秘書處在支援委員會處理醫療事故投訴及註冊事宜的程序和機制。

陳積志稱,公署高度關注近日報道稱衛生署轄下醫委會秘書處未能解釋為何「某嚴重醫療事故案件」拖延達15年,公署將以系列形式深入調查衛生署如何監管醫療業界處理醫療事故的投訴,以及轄下辦公室就投訴處理提供的支援及成效,以查找制度流弊及提出改善建議。他歡迎市民下月5日或之前將書面意見送達公署。

彭鴻昌料職員失職否成焦點

協助黎氏夫婦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稱,他和黎氏歡迎申訴專員主動調查衛生署提供秘書處服務的問題,黎氏對醫衛局長高度關注事件及申訴專員主動調查感到欣慰,但目前仍待本月22日醫委會研訊小組覆核結果,倘重啟研訊,對研訊能否還公道仍抱持觀望態度。

針對黎氏個案,彭鴻昌認為調查焦點之一是,醫委會秘書處為何原訂2016年7月研訊後,押後8年半才再研訊,其間無任何跟進,當中負責職員有否失職、「是否反映醫委會秘書處日常運作問題?其他(醫療法定組織)秘書處又是否有類似問題?」他冀調查能檢討醫委會投訴處理程序有否優化空間、應否就部分程序設服務時限等,亦關注於醫委會工作的秘書處職員本身是衛生署職員,「到底監督責任在衛生署還是醫委會?」以及日後如何完善督導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