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FEATURE:2026春夏系列倫敦時裝周 新人事 新氣象
【明報專訊】新人事能帶來多少新作風,進而啟迪新氣象?英國時裝協會(British Fashion Council)首席執行官換人,由曾任英國百貨公司Selfridges的創意總監Laura Weir接任。協會主理的2026春夏系列倫敦時裝周(London Fashion Week)正是這位新官上任的第一季,為英國時裝界注入新活力。
衣上飾羽毛添生氣
今季英國時裝協會最大的功德,該是全面豁免今明兩季參與實體騷的設計師的參展費,裨益英國時裝協會屬下的新秀和獨立設計師會員。今季的確有不少優秀的新進設計師,例如畢業於Central Saint Martins的華裔時裝設計師Oscar Ouyang的首個天橋系列Don’t Shoot The Messenger,別具象徵意義。系列中不少設計也予人雛鳥的感覺,如用上飾有羽毛、線條有如尿片的短褲,又或是於肩膀和手袖綴有羽毛的巨型白色汗衫,以較方形的線條及羽毛,強調新生的感覺。系列作為設計師的處女系列,以及英國時裝協會的新章節之始,別具象徵意義。其設計風格,帶點JW Anderson及S.S. Daley的適量趣怪,是今季最有趣的系列之一。
另一個亮眼新秀,是生於英國的新西蘭設計師Rory William Docherty,同樣首次於倫敦時裝周舉行天橋騷。以中性設計入手的他,父親是藝術家,其時裝設計則以自家藝術品為起點,以The Tides為名的系列以新西蘭海岸線為主題,由海草至石塊均成為他的靈感。曾效力Miu Miu及Yohji Yamamoto的他,有不少強調肩袖線條的設計,亦有不少以升級再造為本的Re-Work系列。系列整體感覺糅合了Consuelo Castiglioni筆下的Marni色系和Hed Mayner的線條。當中有趣的作品包括有如釘滿石春的青色西裝外套,又或是圖中用上設計師簽名式的多層領呔Painters恤衫配牛仔布連身褲造型。
「百樂」平台 生力軍展無限創意
由資深時裝人Lulu Kennedy創辦的Fashion East,一向是不少時裝新秀重要的百樂平台,今季亦有搶眼新人。第一個是由Louis Mayhew創辦的Mayhew,以Hard Graft為題。畢業於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的他,設計帶點荷蘭風格的直接,如將圓鐵框嵌於T恤胸前,又或是直接以索帶縮短衫身等,不少工業小物成為具功能的設計細節,取向有趣而具環保意識。另一個有趣的名字是畢業於Central Saint Martins的Jacek Gleba,以It’s true為主題,設計切入點特別。不少人會將舞蹈服與運動服混為一談,但Jacek Gleba則將運動單車手服與芭蕾舞服結合,柔中帶剛呈現貼身線條。作為前Fashion East設計師的Johanna Parv,今季自立門戶搞個人騷,設計水平大躍進,創作出一系列結合單車服與上班服的作品,並有不少裝飾兼具功能的細節,如於背部中央綴有透氣用拉鏈的恤衫,又或是備有手袋雨襟的長裙,注入功能同時,帶元祖Jil Sander的簡潔感覺。
升級素材打造王袍
除了Fashion East,近年倫敦亦有不少扶植新秀的平台,如最新由Liam S.Gleeson創辦的hi-fi,帶來Maximilian Raynor、Ella Douglas和Timisola Shasanya的設計。Maximilian Raynor的新作以I’ll Cry If I Want To為題,靈感來自家庭照片,設計比上季溫馨,衫身亦比較輕巧。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平台,則是由Jimmy Choo創辦的JCA | London Fashion Academy,有趣新秀包括創辦Rethreaded的Grace Emerson,推出了Fields Familiar系列,採用來自英國布料供應商、羊毛養殖戶和慈善機構的二手布料及剩餘布材,結合農夫服飾及街著,設計出貼合可持續發展的作品。而同場發布、由Elle Curzon創辦的3113,則以London is Falling Down為題,展示用上超過八成為升級素材製作的設計,如圖中的王袍,打破了素材定高下的傳統時裝價值。
文:Dawn Hung
編輯:陳淑安
facebook @明報副刊
Instagram @mp_lifeandstyle
[Featu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