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何永賢:公屋一般申請11萬宗 5年減1/4
【明報專訊】房屋局與房委會昨起一連4日舉辦「共築.智能峰會」,以「智能助建屋 共築展未來」為主題,邀請全球逾15個國家和城市的公共房屋領域專家、學者和業界領袖參與。房屋局長何永賢在開幕致辭稱,現時公屋輪候冊一般申請約11萬宗,較5年前縮減約25%,但明白社會仍有不少人正等候「上樓」,且需租住「劏房」,故政府須採取提速提效措施,加快興建不同類型房屋。翻查房委會資料,截至今年中,輪候冊約有11.57萬宗一般申請,以及約8.61萬宗配額及計分制非長者一人申請。
房局辦智能建築峰會 15地業界參與
何說,上屆政府推出過渡房屋項目,目標建21,000伙,現已約有18,400伙供有需要市民申請,令長者和基層家庭得以改善居住環境。她說,現屆政府投入大量資源興建簡約公屋,目前共有13個項目,目標提供3萬伙,其中首個牛頭角彩興路項目由動工至首戶入伙,只花約1年半時間。
北都建14.4萬伙 MiC「黃金機會」
她又說,未來10年本港有足夠房屋供應,可解決整體住屋問題,其中北部都會區將建成約14.4萬伙,而要實現如此龐大的建屋量,是組裝合成建築法(MiC)的「黃金機會」,可推動香港建築業進入新時代。
峰會首兩日在深水埗康樂文化大樓舉行,現場設智能科技展覽區,圍繞「智能.建房」、「智能.科技」、「智能.社區」及「智能.安居」四大主題舉行專題研討會。其後兩日與會者將在珠海和香港實地考察。峰會吸引超過400名跨領域專業人士參加。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豐富置業階梯4措施明年初起推 居屋綠置轉讓限制降至10年 消息:料不掀炒風 (2025-1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