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要聞

金耀基憂排名重理輕文 令院校棄獨有研究

發佈於

【明報專訊】本地大學世界排名成績亮眼,院校和政府常發稿讚揚。中文大學前校長金耀基接受本報專訪表示,大學排名有助促進院校競爭,但憂慮排名普遍側重科學成就,忽視人文,最終或使院校放棄某些獨有學術研究。他認為好的大學亦離不開人文精神,「影響到下一代、影響到其他國家,那才真正有意思」。

指排名締科學「霸權」 文科校輸定

現年90歲的金耀基上周出席中文大學出版社活動,分享對高等教育的看法。他當日接受本報專訪稱,目前大學課程側重科學,而科學的內容是「世界性」,「你哈佛教的物理,跟中大教的物理,內容都一樣」。由於科學有「一致性」,他說坊間排名大多側重科學,忽視人文,變相促成「霸權」。他以中國人民大學為例,稱該校着重人文科,料「深知參加排名會輸定」,因而退出世界大學排名。本報翻查資料,人民大學2022年宣布不再參加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學排名,惟至今仍參加QS世界大學排名,2026年度位列第566名。

金耀基說,大學排名重視師資和學生國際化,惟指標易有偏差。他舉例,美國哈佛大學師資多屬本地人,「將國際化放進去(排名指標)合不合理?也不能說不合理,但這方面就有偏差了」。他說排名能讓院校明白何謂「best practice(最佳做法)」,但擔心院校為爭排名,會放棄某些獨有研究,長遠阻礙院校發展。

謂好大學須人文關懷 影響後世

既然排名未必能斷定何謂「好大學」,金耀基心中的好大學又是怎樣?他說科學成就固然重要,但若然沒有好的人文關懷,該校不可能是好大學,「為什麼我們到今天還談中國的孔子、希臘的柏拉圖?因為這是文明的底色……你說是它(大學)的氣質也好、它的性格也好,最主要是它影響到下一代、影響到其他國家,那才真正有意思」。

未見國安法箝學術 信港校可發展

金耀基多年來專研本地和內地社會政治等範疇,他前年接受本報訪問時曾提及,香港的民主運動已成「過去式」。他在這次專訪再向本報說,「相當高度的民主化基本上成為過去式」,但認為本港「法治無死」,法律亦無限制大學研究學問,深信香港院校仍可發展。他說國安法下政治民主化雖受很大約束,但只要當局解釋清楚何謂違法,並按程序執行,「這個是可以的」。他又以香港獲選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為例,稱國安法沒涉經濟領域,而對大學的限制,他亦「完全沒有看到」。

明報記者 曾諾晞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港大隔15年重登QS亞洲第一 十強港佔半 QS:成亞洲學生樞紐 (2025-11-05)

讚盧煜明科學家精神 可領中大走向「偉大」 (2025-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