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以國前人質:目睹仇恨眼神 無意還以仇恨
【明報專訊】兩年前的10月7日,哈馬斯為首的加沙武裝組織突襲以色列南部,殺害約1200人並擄走約250名軍民。在距離加沙隔離牆不遠的以色列基布茲(Kibbutz,即集體社區)Nir Yitzhak,猶太婦女Clara Marman(下稱Clara)跟老伴Luis Har(下稱Luis)和3名親人也成為人質,幸最終平安脫險。64歲的Clara和72歲的Luis新近到訪中國北京,其後經以國駐港總領事館跟以國外交部協調安排來港,昨接受本報訪問,憶述10‧7突襲以降的經歷。二人坦言從擄走自己的「恐怖分子」眼神中看得出對以色列的仇恨,但自己並不會對巴勒斯坦人感到仇恨。
猶有餘悸 暫難返回舊居
回想被擄當天,二人指起初聽到警報聲時,還以為一如過往廿年,只需躲進庇護設施約10分鐘即可出來,但警報接連響起,最終發現一群說着阿拉伯語的「恐怖分子到處開槍」。Clara一家五口被擄至汗尤尼斯市,進入地道南行約5小時後從拉法市走出,獲安置於衛生欠佳的小屋,飲食供應不足,還要面對心理戰,「他們一日會有兩、三次跟我們說『以色列已被摧毁』……我們任何時候都看到他們(武裝分子)雙眼帶着仇恨(hate)。」
直至被擄53天後,Clara及其妹妹和17歲外甥女按以哈換囚協議獲釋。到被擄第129天,Luis及其小舅獲以軍闖入救走。一如許多重獲自由的人質,Clara和Luis所受創傷至今未癒,坦言暫仍未能回到Nir Yitzhak定居。
不恨巴人 不想要哈馬斯
被問到會否因這段經歷對巴人感到仇恨,二人異口同聲說不,但Luis強調不想要哈馬斯,「巴人也是人……但跟哈馬斯一伙的人仇恨我們,永不想與以色列和平共存。由仇恨培育出來的人,不會尋求美好生活或共存……我在他們(武裝分子)任何人的眼中都看不到這些」。在10‧7突襲前,以國政府批准部分加沙巴人到境內打工,Clara和Luis因此跟不少巴人勞工有接觸,他們自言有善意待人甚至交友,沒想到部分巴人勞工向哈馬斯透露基布茲的內部情况,變相協助施襲——二人不諱言因此有「被背叛」的感覺。
以方過往曾安排記者觀看10‧7突襲的事發閉路電視片段,可見巴人武裝分子血腥殘暴行兇。惟過去兩年加沙人民在以軍轟炸下的慘况也非虛假,實難單憑「哈馬斯利用人盾」來解釋——《國土報》等以媒便不時揭發以軍暴行,迫使政府調查。另一方面,以色列極右政客也不時發表形同「應將巴人逐出加沙」的爭議言論,同時利用權力擴大在西岸的猶太人定居點(殖民區),蠶食巴人可居住土地,此舉不免令人質疑以色列對跟巴人「和平共存」的誠意。
以社會受衝擊 同時變團結
對像Clara和Luis這些直接受害者來說,他們難免會有自己更側重的視角。被問到10‧7突襲如何改變以色列社會,Clara認為社會本身變得團結,自己感受到許多溫暖和關懷,獲得人們盡力幫忙,希望這種團結狀態可維持下去。對比之下,Luis就沒那麼樂觀,他坦言整個社會都受到衝擊,每個人都感到緊張;在他看來,就像許多人說二戰時期的猶太人大屠殺(Holocaust)永遠不能再發生,但與其空口說白話,倒不如為萬一再次發生做好準備。
明報記者 周宏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