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臨牀心理學家公會 唯一獲授權管理名冊團體 心理學會:無權調查非會員
【明報專訊】香港臨牀心理學家公會現為唯一獲當局授權負責管理臨牀心理學家名冊的認可醫療專業團體,其職責亦包括訂立認可名冊會員所需資格和專業操守標準,以及裁決針對會員的投訴;合資格會員可在名片上使用「認可名冊臨牀心理學家」名銜,現有逾400人納入名冊內。至於擁有3000名會員的香港心理學會亦設投訴處理機制,一旦投訴成立,會將涉事會員身分公開及「踢出會」,但如涉事者無入會,該會無權調查。
478人納公會名冊 名片准用「認可」名銜
政府於2016年12月推行認可醫療專業註冊先導計劃,共收到15個醫療專業申請。經評估,共有5個醫療專業符合條件可展開先導計劃認證程序;自2018年起,該5個專業各有一個專業團體通過認證評審,其中香港臨牀心理學家公會獲衛生署認可,授權負責管理臨牀心理學家名冊。
據公會網頁,截至上月10日有478人在香港臨牀心理學家公會認可名冊內。公會理事潘麥瑞雯稱,在公會獲授權前,行業的專業團體主要是香港心理學會轄下臨牀心理學組(DCP),未有公會前,願受規管的臨牀心理學家可申請為DCP會員,所有會員均具臨牀心理學碩士或博士學歷。目前DCP已轉為着重培訓,公會則着重管理業內人士質素。
至於1968年成立的香港心理學會,宗旨是促進本港心理學活動發展及維持心理學專業水平和操守,要求所有會員遵守專業守則。學會與公會均設機制處理針對會員的投訴,處理流程相若,當收到涉會員專業失德投訴,會蒐集證據及展開初步調查,視乎表面證據決定是否召開正式聆訊;如需正式聆訊,被投訴人會獲邀出席答辯。若最終投訴成立,會方可作出警告、譴責、要求再進修,以及取消會籍等決定;兩會亦會於網站公開被投訴人姓名及個案審理結果。
學會稱最少逾百業者無入會
香港心理學會候任會長張傳義承認,曾有被投訴人受查初期退會以逃避調查,但強調只要投訴指控的行為發生時仍是會員,該會會繼續跟進,但最大懲罰是將其「踢出會」;如涉事者從沒入會,該會就無權調查。據張了解,香港最少有逾百名以臨牀心理學家自居並執業者無入會,部分人或不符學歷等資格,亦有合資格者選擇不入會,或自創其他學會或協會,憂有魚目混珠。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狎童心理學家准匿名續收客 揭漏洞 稱「人人都可自稱臨牀學家」 業界促納法定註冊 (2025-11-03)
如聘非公會會員 業界籲索性罪行紀錄 (2025-1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