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家明雜感:《純屬伊朗意外》伊朗復仇者聯盟

發佈於

【明報專訊】導演約化巴納希(Jafar Panahi)真令人敬佩。他人在伊朗,面對的限制、打壓我們無法想像(以前遙不可及,現在略懂一二)。無論任何阻撓,他都沒有停下腳步。他的戲總是充滿力量、餘音裊裊;而且最重要的是,很好看!剛剛上映的《純屬伊朗意外》(It was just an Accident)正是好例。

獻給囚友的一齣戲

2010年,伊朗政府對巴納希宣判「二十年不許拍戲」的禁令。兩年前,禁令被最高法院推翻了。應該是這個原因,他終於可以名正言順的拍「電影」了。這次他不用再粉墨登場、徘徊紀實與虛構的界線,強調「這不是電影」(他被禁拍戲後第一齣作品的名字)。他找來演員(素人?),寫好劇本,拍攝故事片。巴納希這些年來屢被囚禁,他說《意外》是獻給囚友的一齣戲。

如何好看?《純屬伊朗意外》給出一流的技術示範。影片開始,一個家庭夜裏開車趕路。中年丈夫當司機,妻子坐他旁邊。憑夫妻的眼神與動靜,他們很恩愛。他們的對話交代,妻子肚裏的男嬰快要誕生了。巴納希的調度準繩,夫妻話畢,後座才跳出一個活潑的小女孩。即是說,腹中肉原來已是第二胎了,小女孩將成為姊姊。女兒着父親把汽車的音樂開大聲一點,父說怕影響到別人。看上去,一家人幸福快樂。冷不防車子突然抖了一下,然後再撞到不知名物件。

路上完全漆黑一片的,看來不是德黑蘭等大城市。父親下車察看究竟,鏡頭跟着他繞了一圈,我們沒看見什麼,但憑聲音及角色的言行暗示,他們似乎撞死了一頭小狗。父回車上,他們繼續路途,氣氛頓時變得凝重。女兒剛剛瞥見奄奄一息的小狗,傷心得很。母親嘗試安慰她,對白帶出了戲名:「那純屬一場意外。」他們的車子再抖一下,父親再下車查看,這時長鏡頭終於完結了,畫面打出戲名。

車子不多不少停靠在車房門外,車房本來已打烊,光頭的技師剛巧騎電單車回到,主動說替他們修理。《純屬伊朗意外》演了五分多鐘,到底什麼葫蘆賣什麼藥?觀眾此時仍蒙在鼓裏。戲名打出來後,說故事的視點轉移,換到車房裏頭另一個叫華希(Vahid)的男子身上。華希是個中佬、個子不高,當時正身處車房裏的閣樓,與母親聊電話,商談妹妹婚事的安排。車上的母女,進來借廁所,按錯了燈掣。華希的閣樓,後面突然極度光明加上白鴿飛舞,來得有點虛幻。

華希在樓上,只透過欄柵離遠的看到樓下的她們。然後輪到父親進來,他看不到華希,但知閣樓有人。他高聲問,工具箱放在哪裏。父親走路一拐一拐的,車房很靜、四野無人,華希被他獨特的腳步聲吸引過去,露出訝異的神色。華希緊張的把身子藏起來,不敢用正常的聲線回應那個男人的提問。他透過隙縫窺視他,只見對方身體的局部。

巴納希以序幕跟我們開玩笑。我們看着一家人深夜開車回家,路上遇到意外,車子需要維修。多麼大好家庭,父慈女孝、男人是個好丈夫、好爸爸,還懂得關顧別人感受。夫妻還將迎來新生命了,一對兒女湊成一個「好」字。電影再看下去才知道,慈祥的父親多年前說不定有另一身分——伊朗監獄專門負責虐待囚犯的情報官員、極權制度的打手,名叫伊波(Eghbal),綽號「木頭腳」或「跛佬」。

多年前,華希本來是工人,來自伊朗阿塞拜疆。他好像因參與抗爭被拘捕收監。他曾飽受伊波折磨,對他恨之入骨。囚犯被蒙上雙眼,本應不曉得情報官員的長相。偏偏由於伊波一隻小腿是義肢,走路的聲音與眾不同。華希揚言:「走到天腳底都認得出他走路的吱吱聲。」一個我們聽上去平平無奇的聲音,他聽到立即喚起恐懼的回憶。

第二天一早,華希開着他的殘舊貨van跟蹤那男人,伺機把他打暈、擄劫。巴納希的剪接非常利落,鏡頭一轉,華希已來到一處荒漠,他挖出深坑,準備把疑似伊波的男人生葬。男人被五花大綁、蒙着眼,掙扎、嘶叫、哀求,說華希點錯相了,他的瘸腿近年才斷,傷口仍在滲血。華希拆開他的義肢查看,所言非虛。他雖然氣憤,也不想錯殺好人。《純屬伊朗意外》演下去,就是華希開着van仔一天的旅程。他載着男人周圍找人查問,看誰能確切解答「他是不是伊波?」的問題。

過程牽涉好幾個不同背景、年紀的男男女女,《純屬伊朗意外》是齣精彩的群戲。幾個人之間有個共通點,就是當年都曾下獄、受過伊波的摧殘,非常痛恨他。說起來,他們都算是伊朗的政治犯——巴納希自己也是,純粹因為言行、電影而被政府針對、判刑、接受禁令。《意外》側寫出伊朗的異見人士,取樣是頗教人吃驚的。例如有書店的老闆、知識分子薩拉(Salar),看上去不過是個溫文儒雅的文人(但極權總害怕會思考的人)。薩拉毫不暴戾,當他得知華希的計劃後,不敢置信,建議他立即放人。

然後有攝影師思梵(Shiva),一個能幹、打扮中性、大部分時間不戴頭巾的女子(她的髮色太酷了)。華希透過薩拉認識她。思梵出場時,她正為一對新人拍婚紗照。新娘叫戈莉(Goli),她丈夫叫阿里(Ali),兩個人第二天就會行禮了。思梵與戈莉是對好友,她們也不幸地曾是伊波的階下囚。可憐的年輕女囚犯落到情報人員手上,嚴刑逼供的過程中常被性侵。聽來很悲哀卻又真實,她們今天能憑眼前男人的汗臭(!),識別他的身分。

戈莉是個硬朗的女子,她的未婚夫阿里和善、做人知情識趣。對白提及,阿里應該有個富爸爸,他從小養尊處優,似沒受過牢獄之苦。戈莉守得雲開,以前受過苦,今天算找到金龜婿了。然而阿里未知道,未婚妻心裏埋藏了一個重大的秘密……

華希最後也接載了哈默(Hamid)上車。哈默乃思梵的前度,兩人其實不大匹配。思梵比較知性、不主張暴力;哈默是個老粗、動輒講手。哈默也曾坐監,思梵建議找他來,因他熟悉伊波的瘸腿。疑似伊波的男子長期被戴上耳塞、被餵食安眠藥不省人事,華希把他鎖進van仔的長木箱裏。哈默來到,打開木箱給他撫摸。不消一會,他即認定他是仇家,誓要將他碎屍萬段。《純屬伊朗意外》的幾個前政治犯,有人靠聽、有人靠嗅、有人靠摸,每人都掌握了伊波一點。觀眾不愁寂寞,影片的序幕,呈現了一個好好先生,我們拿着這塊拼圖。

以暴易暴可取麼

那麼,到底他是不是伊波?回答這以前,還有個關鍵問題:復仇的弔詭。以暴易暴可取麼?故事中,從讀書人薩拉到攝影師思梵都不主張。對方訴諸暴力,我們一定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以仇恨回應仇恨?讓自己變成自己最恨的人。反對的話,或會被批評為迂腐。主張的,會說針唔拮到肉唔知痛。華希對伊波的仇恨不足為外人道。他說:伊波奪去了他的妻子(未婚妻自殺)、自由、工作。他的健康也受拖累,出獄後腎不好,常撐着腰,被人取笑像水壺頭。

關於暴力不暴力,《意外》劇情發展到最後,叫人非常意外。

《純屬伊朗意外》的華希、思梵、戈莉、阿里及哈默,五個人或許才配稱「復仇者聯盟」,他們夾着「疑似伊波」男人,坐上同一輛貨van,開到這、開到那。如此組合,看着已覺趣怪了:一對盛裝的新人與他們的婚攝師,再加兩個臭皮匠麻甩佬,驟看說不清是親戚還是什麼的。路途非常多黑色幽默,他們爭拗不斷,有次驚動了兩個慢條斯理的警衛。警衛懷疑他們為非作歹,向他們強收賄款(「這時候無謂慳」一句令全院爆笑)。有次van仔沒油了,造就五人合力推車的奇景,新郎、新娘也不倖免。

最荒謬還是收到男人的女兒來電求救,腹大便便的媽媽碰巧要在這天臨盆了。華希與思梵都認為不可見死不救,於是手刃仇人的計劃未正式開始,先去恭賀仇人添丁了,還暗暗為他自動奉上禮金與禮餅!

巴納希的劇本結構不複雜:主角華希要確認眼前男人身分,一個個角色接着出場。五個人齊腳後一起上路,過程中就如何處理男人,得不到結論,同時又得解決突發難題(比如男人失禁)。故事演了三分之二後,他們回到那片沙漠,要等男人蘇醒再確認他的聲音。五個人爭吵之間透露更多信息,除了坐牢的痛苦回憶,他們也有情感或階級的矛盾,成長對一個人的性格養成很關鍵。男人的女兒來電,他們又得先安頓他腹大便便的妻子。最後,影片有個非常震撼的長鏡頭結局。

說巴納希的戲好看,在於他無論拍什麼格局,電影的兩大本質:敘事的懸念、調度的美學,他永遠拿揑得精美絕倫。他拍起來不一定很昂貴,卻有滿滿的電影感。《純屬伊朗意外》有兩個長鏡頭叫人歎為觀止,片初父親開車的未算。電影放了一小時後,五個角色回到沙漠,由哈默背影開始的一場戲,十多分鐘直落,才是第一個。哈默走來走去,攝影機跟着他,呈現他與其他角色的對手戲。同一個鏡頭,重點由哈默再落到戈莉,她向未婚夫懺悔。像舞台的一氣呵成,簡約場景,以至對白(哈默說不出劇名),都反映出巴納希銳意向《等待果陀》致意。

結局高潮長鏡頭 看完無盡感慨

另一個長鏡頭,正是結局高潮,同樣十多分鐘。它的調度,沒有上面那樣複雜。然而,演員的時間與情緒把握,卻絕對的有過之而無不及。該十多分鐘,看完無盡感慨,直把故事帶到更高的層次。這個結局,沒有角色能策劃得出,可它卻完美的回應了,該不該「以暴易暴」的問題。

《意外》最後還有個尾聲的,細節不多說了。只想說,巴納希繼續發揮聲音充滿想像的特性,以聲音懸念呼應首尾。而當全片放完後,片尾字幕打出來,才赫然發現,《意外》沒有用上半點配樂,連片尾字幕都是靜悄悄的。用不着配樂提醒觀眾準備那個情緒,巴納希對戲劇的力量有無比的信心。

最後,很想感謝Golden Scene發行及戲院。我們最早透過電影節認識巴納希,要不是Golden Scene,巴納希對上好幾齣長片、甚至短片(《暴風之年》的第一段〈生命〉),大概在電影節映過一兩場就算了,未必有首輪公映、面見更廣大觀眾的機會。巴納希好幾齣長片,在香港都被紛紛冠上「伊朗」命名,彷彿變成個系列了。

伊朗之前也撤去巴納希禁止出國的命令,他今年難得的參與了國外電影節。上月10日,他出席紐約電影節,宣傳《純屬伊朗意外》,與馬田史高西斯同台。其中一場座談,兩人甫見面即擁抱。巴納希說:史高西斯是當下的「電影之神」,隨即打趣的向他鞠躬。巴納希會上稱,他沒有離開伊朗的勇氣與能力,將會繼續留在那裏工作。

約化巴納希,生有一副菩薩的慈悲臉,遇難愈強愈勇。他,何嘗不也是個當代「電影之神」?《純屬伊朗意外》趁尚有映期,請勿錯過。

文˙家明

編輯˙秦瑞錚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