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研訊遭永久擱置 腦癱嬰父母擬申覆核
【明報專訊】來自深圳的黎氏夫婦16年前來港產子,兒子出生後腦癱及四肢傷殘,向醫務委員會投訴,醫委會近日恢復研訊後,決定永久擱置研訊。協助投訴人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昨日表示,投訴人已取得裁決書,認為內容未考慮保障病人或公眾利益,若研訊小組於14日內沒覆核決定,或醫委會秘書處於28日內未有向高等法院原訟庭提出上訴,投訴人將正式申請司法覆核。
視研訊小組覆核決定否
事發2009年,來自深圳的黎先生及彭女士來港產子,兒子出生後腦癱及四肢傷殘,翌年向醫委會投訴,涉事薛醫生原定2016年接受研訊,研訊因醫生提出需時處理證據而押後;醫委會上月恢復研訊,以秘書處未能解釋拖延近9年才再研訊為由,決定永久擱置研訊。
醫務衛生局前日表示「高度關注」有關事件,局長已去信醫委會主席;另外,彭鴻昌昨日表示,投訴人將申請司法覆核。本報昨就此向醫委會查詢將如何跟進,至截稿前未獲回應。
無提對投訴人是否公道
指裁決書欠保障病人
彭鴻昌表示,投訴人周四(30日)已到法律援助署領取申請司法覆核的表格,正着手填寫。彭稱,研訊小組當日決定在法理上「具爭議」,他引述英國去年11月一宗有關專業規管紀律研訊的法庭判決,指出監管機構在決定是否接納永久擱置研訊時,須同時考慮「保護公眾、維護專業標準及公眾對職業信心」等公眾利益。
醫委會就終止黎氏夫婦投訴聆訊的裁決書共有56段,彭鴻昌稱,當中對接納永久擱置研訊的理由只有4段,在53至56段的內容只簡述對涉事醫生一方不公,完全沒提及對投訴人是否公道,甚至沒有考慮永久擱置研訊會否未能保障病人或公眾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