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港校」廣告冒稱港商任教授逾10年 「銀行學會導師」查無此人 「清華導師」實離職外判研究員
【明報專訊】本報報道一批自稱來自香港「高校」在內地開設商學課程,疑違規牟利,聲稱坐擁「頂級師資」,惟本報記者發現有「港校」宣傳內容十多年來均冒稱有來自香港商界的人為其「特聘教授」,被冒事主向本報否認與機構有任何合作。記者另北上東莞旁聽涉事機構課程時發現,有「來自清華」的導師授課,但清華指對方本屬校方的外判研究員,早已離任。
明報記者 方寧
本報日前揭發有內地機構以「港校」名義在內地以2至6萬元學費低價開辦工商管理碩士(MBA)等課程、頒授「香港學位」吸金,本報抽查其中4間,教育局均確認未獲准註冊為學校、亦不能頒授學位。翻查涉事「香港財經學院」的招生廣告(傳單或社交媒體),記者發現師資欄列有來自香港的業界人士,包括一間香港顧問公司的董事總經理被列「特聘教授」,亦有名為「陳家強」的導師,提及背景為「香港銀行學會專業導師、CFMP考試主考官」。
事主:十多年前代課一次 未再聯絡
該名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回覆本報表示,十多年前曾為該機構授課一次,但此後與機構再無聯絡,亦無再為對方授課。他解釋,當時受正規院校的教授友人邀請才幫忙代課,上課前無調查機構背景,強調和機構無聯繫,亦並非其成員或職員,機構是未經授權下將他的資訊用於廣告。他又指,挪用、冒用屬該類機構常見的宣傳模式,現時類似課程監管已變嚴格,卻無法避免機構冒用曾講課者之名招徠。他續稱,自十多年前代課後,有很多內地機構未經授權下挪用他的名字作導師資訊,曾嘗試要求有關機構下架,卻從未得到回覆。
香港銀行學會發言人回覆本報表示,會方與該機構無任何合作或往來紀錄。據本報了解,該名名為「陳家強」的導師,亦不在銀行學會的導師名冊。
授課者提清華往事未提離任
本報昨日報道,記者今年10月中北上東莞「香港亞洲商學院」(亞商)發現涉事機構租用酒店宴會廳上課,並無校園、校舍,而當日現場授課教師為「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理論經濟學博士後、清華新經濟與新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宣喻」。記者致電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查詢,院方回覆稱王宣喻確曾在清華任教,在任時屬外判研究員,惟今年初已離任。院方強調相關教學屬教師個人行為,與學院無關。另外,院方舊網站顯示,該研究員原名王安富,王宣喻是筆名。
王安富在課堂上提及,「我讀博(讀博士)時就和咱們(亞商)有合作」,授課期間又數度提起與清華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往事;又稱自己因屬外判研究員,無法在清華官網直接檢索,未提離任一事。課後王回覆本報查詢時強調,對亞商有可能涉嫌違規辦學的情况一概不知。
師資欄有修圖痕迹 疑AI生成
記者比對4間涉事機構在社交媒體上傳的上課影片和招生簡章發現,並非所有招生簡章聲稱的名校教師都有到場上課,授課者是其他人;而「香港財政商學院」、「香港經濟管理學院」師資欄中有教師圖片有強烈修圖痕迹,甚或疑用AI生成。
另外,到場者多是外判而非校方直屬教師,曾在宣傳片段出現的兩名直屬教師包括中山大學商學院財務與投資管理專業博士生導師劉娥平,以及南京大學商學院市場營銷系副教授陶向南,中山大學商學院諮詢處確認片段中人是在職教師,但強調非經校方合作。劉、陶二人均未回覆本報查詢。本報尚未聯絡到南京大學回覆。
(違規辦學系列三)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議員促巡在港登記公司 THEi:新開MBA「10爭1」 (2025-1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