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動畫爆笑談性 看3級界線 港台歐文化尺度大不同
 
																								
												
												
											【明報專訊】本地動畫《世外》近日成為城中熱話,另邊廂導演簡君晋也將挪威動畫電影《出精特工隊》(Spermageddon)帶來香港,配上粵語配音和中文字幕。電影中兩情相悅的少男少女阿聰和麗莎初嘗禁果,阿聰體內的精子大軍奮力朝着麗莎的卵子邁進,至於當中小精子「斯文」及「明精」如何迎戰人類的避孕法寶,又如何抵抗強勢精子「精哥」的攻擊,記者先不揭破。動畫題材破格引來不少迴響,有人盛讚粵語配音出色,也有人疑惑電影某程度上具教育意義卻被評為3級(只准18 歲或以上人士觀看),身為港澳地區發行商的簡君晋與配音導演蘇裕邦對此又怎麼看?
說回為何當初會將動畫帶來香港,簡君晋說該動畫早在外地有不少迴響,台灣亦已於4月上映,社交媒體有不少討論,自己本來一心「等睇戲」,卻獲朋友告知香港未有映期。恰好他看宣傳片時在製作劇集《IT狗》第二季,一看到畫面中的主角斯文和明精便聯想到凌文龍和陳漢娜,反派精哥也讓他想到周祉君,便有了將電影帶來香港的念頭。自食飯時一句說話開始,到聯絡片方、配音、宣傳,11月8日將正式上映,簡君晋都本着「要玩就認真玩」的精神。由手執導筒變為處理發行事宜,他說過往自己由前期度橋、寫本、拍攝到後期都會跟足,但宣傳發行作為一個重要戰場多是遠觀,這次跟外國片商談條款,跟本地院線洽談,了解不同戲院人流,都是豐富的經驗,有利未來與不同單位溝通。
歐洲有家長帶適齡子女進場作性教育
《出精特工隊》引起關注的原因之一,或許在於它在台灣以「輔導十五歲級」上映,即容許15歲或以上觀眾進場觀看,在香港卻被評為第3級電影。歐洲各國則有不同標準,如在挪威被評為「12」,即12歲或以上觀眾可入場;在丹麥則限7歲或以上觀衆。
根據《電影檢查條例》(第392章),任何擬於香港上映的影片均須送呈電影檢查監督,由監督委派檢查員觀看該影片,決定是否核准影片上映,以及影片的級別或看可否豁免評級。《出精特工隊》被評為3級,到底是基於畫面「意識不良」,還是太多粗言穢語?由誰判定?記者去信「電影、報刊及物品管理辦事處」,獲回覆指不會就個別影片作評論,對於評審過程有否參考其他地區的評級也未作回覆。電影檢查員是由娛樂事務管理主任職系的公務員擔任,按職系人手編制更替。縱然為了讓市民參與影片評級,架構另設電影檢查顧問小組,容許任何年滿18歲及中、英文流利的公眾人士申請,惟顧問小組成員是由監督委任,小組成員雖會被安排與檢查員一同觀看影片,但檢查員作出決定時不受小組成員的意見約束。若申請方覺得判決不合理,也可要求審核委員會(電影檢查)覆核,但該處指近5年委員會只於2020年處理過一宗覆核申請,結果是維持監督的決定。而基於國家安全理由所作的任何決定也不會予以覆核。
《出精特工隊》不乏安全性行為及避孕的宣導,以及有關墮胎的反思,簡君晋說在歐洲也有家長帶着適齡子女進場觀看。他笑言起初不同人都跟他說電影會被評為3級,結果「試了就知原來不同地方標準不同,要繼續學」。他以為是因為電影有小量粗口,起初製作了「乾淨版」,但原來有畫面、意識與性愛相關,已有可能被評為第3級。他自言從此事中「學到嘢」,更清楚尺度,日後更懂拿揑。電影另一靈魂人物配音導演蘇裕邦(阿邦)也稱「無諗過評為3級,以為是2A(兒童不宜)、2B(青少年及兒童不宜),15歲以上有家長陪同都可以看,因為真的沒什麼裸露鏡頭,有都是點到即止」,不過他說3級反而「更好」,因為不用刪剪,更會反過來引起觀眾的興趣,「如果是成人動畫當然是3級,但這麼有趣的公仔怎樣3級法」?
原片語速快、疊聲多 難夾嘴形
電影評級以外,不少優先場觀眾讚不絕口的,是盞鬼啜核的粵語配音。簡君晋說片商提供了挪威文與英文字幕,台灣則製作了中文字幕而未有配音,他的做法是將英文字幕意譯為廣東話,並融入香港文化。簡君晋說原本的對白借鑑了不少當地電影、動畫、歌曲等流行文化,他們也加入了些與香港電影、廣東歌與時事相關的對白,如主角阿聰與麗莎親密接觸時的口頭禪,便令簡君晋、羅耀輝和編劇唐翠萍3人苦惱了很久要如何符合嘴形又能擊中觀眾,突然間想到《數碼暴龍》是不少人的童年回憶,便用了一句相關的歌詞代替。至於是哪句金句令優先場全場爆笑,就待觀眾進場自行揭秘。而由外文到廣東話的初稿,簡君晋說只用了6天便完成,其後再由阿邦調整配音稿,也因而讓簡君晋了解到原來配音稿為了就嘴形、夾語速而要增減助語詞。阿邦說這次配音稿難在電影本身的語速偏快,也有不少疊聲,花了個多星期執稿。執得仔細些,配音時才不需要擔心漏對白和反應,可以騰出腦袋想如何演繹或即興發揮。
阿邦說電影有不少疊聲部分,全部人進錄音室圍在桌上一起錄音雖然互動多點,但較難聽到哪些位置未做好、對白是否清楚,故採取了單收(一人錄音)的方法,像錄歌會將和音分開錄一樣,方便後期混音,也因而要盡力控制每人在時限裏面完成。未料第一天開工就遇上10號風球與黑雨,但阿邦和簡君晋一邊聽着演員配音一邊笑,愈做愈開心,就這樣在時間壓力下完成工作。翻譯的另一挑戰是要將劇中數首歌改為廣東話,簡君晋說試過以「0243大法」填詞,但填了4天都不成功,便找來導演黃綺琳幫忙,也因而找到歌手謝雅兒友情客串唱出戲末難度較高的一首歌。至於曾聲演動畫《派對咖孔明》、以廣東話演繹原作rap battle而受到不少關注的阿邦,今次則要為角色大腸桿SAN獻聲唱歌,他指這是繼《派對咖孔明》後比較有挑戰的歌,例如第一句約10秒需要一氣呵成地唱,歌曲拍子快慢不定、時靜時爆,加上廣東話有9個聲調,要避免唱得不清楚時變成另一個意思。
演員與專業配音再惹關注
近日《世外》配音陣容惹起爭議,有人質疑主要角色由演員和歌手聲演,會否影響了專業配音員發揮的機會,但看《世外》配音班底,不乏有配音經驗的演員,也見到不少配音員的身影;簡君晋亦說該動畫配音演繹得很好,也有許多配音員參與,「不是一套沒配音員的電影」。至於《出精特工隊》有不少班底來自《IT狗》,簡君晋說沒有刻意選角,主要是看他們的特質是否適合,他打趣說本來也擔心陳漢娜會不感興趣,甚至發夢邀請對方時被「cut線」,結果醒來他問陳漢娜「有無興趣做精蟲」時,她爽快答應了。找演員配音,他認為是以觀眾對演員本身的印象賦予角色不同意義,如錄音時也有跟凌文龍說不要突然扮聲,相信有觀眾會想進場看他們怎樣演繹,而配音員的專業則在於一人分飾多角,他認為這次將兩者融合會是好的嘗試。
阿邦則表示,藝人配音和專業配音員配音都需要演技同反應,自己觀影時覺得雙方都能帶到自己入戲,惟平日演員通常可以事前預先睇片做定功課,捕捉每場戲故事背景的能力較強,相對較考他們的聲演演技;配音員則大部分都是埋位即配,也需要分飾幾角,上一個畫面是阿聰的同學,下一秒就變了芸芸眾精的一員,較考他們執生能力和即時反應。他又指,有時若想要誇張的演繹,相比要保養聲音的配音員,「唔留聲」的演員可能更有效果,演員的叫座力相信也對電影票房有幫助。但沒有誰好一點,誰差一點,而是合作令作品錦上添花,「配音成功賦予角色生命,已可以帶到很多人進去電影裏面,講故事給他們聽」。
優先場已上映多場,簡君晋留意到不少觀眾是一群朋友進場,或帶父母長輩入場,甚至有人不是說廣東話的,他此前導演《白日之下》,經歷過讓觀眾一起哭的旅程,這次想讓觀眾一起笑——「想觀眾入返戲院睇,帶朋友食吓爆谷、飲吓汽水、笑吓,輕輕鬆鬆80分鐘,原來戲院是一個這樣開心的地方,就夠。」阿邦也說同喜同悲的感覺無法替代,「入戲院什麼都不用想,所有壓力、煩惱都可以放低,就是戲院的力量」。阿邦又說他1997年入行做配音時已經很多人說配音是夕陽行業,但他卻一直做到現在,之前配《暗殺教室》中「殺老師」一角迴響也不少,證明只要有一班人去聽去看,配音還是可以慢慢地發展下去。至於今次於網上討論和優先場反應為何那麼熱烈?他猜道:「可能大家都做過『精子』,亦都是當中的成功者,想反璞歸真再經歷那段冒險旅程。」
文:鍾卓言
設計:賴雋旼
編輯:梁曉菲
[開眼 文化力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