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局方統一採購遏藥價 初期涵百常用藥
【明報專訊】基層醫療署昨亦公布「社區藥物名冊」運作機制,名冊將涵蓋基層醫療常用藥物如糖尿病、高血壓、傷風咳嗽等,由醫管局統籌採購,慢病共治計劃等基層醫療健康計劃下私人診所家庭醫生,以及社區藥房,可向指定醫管局藥物供應商下單。醫衛局策略採購統籌處總監張偉麟稱,醫管局集中採購再分藥予診所可令藥物成本降低,日後參加基層醫療健康計劃的市民,經計劃內的家庭醫生處方、在診所或社區藥房取藥將較市價便宜。
藥物分3層級 共付模式各異
張偉麟稱,社區藥物名冊主要從醫管局藥物名冊選取,專家小組正擬定內容,預計初期以慢病共治計劃藥物名單為基礎,涵蓋逾100項基層醫療常用藥物,再按病人需要擴展,長遠可望達200至400項藥物,包括預防藥物、糖尿病及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管理藥物,以及治療傷風咳嗽、肚痛肚瀉等偶發疾病藥物。
張稱,政府將為名冊內藥物提供資助,市民屆時需付一筆「共付費」取得藥物,而名冊藥物會設3個層級(見表),每層藥物收費模式不同,具體費用會於明年下半年名冊出爐及推行時公布。張透露,第一層主要為非專利藥物,預計佔名冊八九成,將按藥項及處方周期設單一共付費;第二層為個別專利藥物及指定藥物,會按藥項及處方量設不同費用;第三層為特別藥物,共付模式待定。
非專利藥料佔八九成 單一費用
張偉麟稱,名冊藥物由醫管局集中採購,家庭醫生及社區藥房按需要向政府指定醫管局藥物供應商下單,相信龐大採購規模能提升議價能力、 降低藥物成本,當局會確保名冊內藥物的共付費屬市民可負擔水平,「相信會比市場價格便宜很多」。他期望名冊可令市民經私營醫療也能獲可負擔的基層醫療藥物,減少依賴公營醫療系統。
張又稱,醫管局採購機制完善,能保證分發予社區的藥物質量及安全,若藥物有任何售後問題,例如需回收,局方亦有機制處理。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社區藥房明年底4區試行 目標後年擴全港 院舍模式2027年初推 (2025-1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