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分析:競爭仍是主軸 會面泄壓避失控
 
																								
												
												
											【明報專訊】中美元首昨日在釜山會晤,同意保持經常交往。習近平說,「中美兩國應當做伙伴、做朋友,這是歷史的啟示,也是現實的需要」、「面對風浪和挑戰,兩國元首作為掌舵人,應當把握好方向、駕馭住大局,讓中美關係這艘大船平穩前行」。特朗普亦表示,兩國攜手可以在世界上做成很多大事,未來美中合作會取得更大成就。
BBC中文網分析,經過幾個月的博弈,雙方都意識到見面對誰都好;雖說長期來看激烈競爭仍是主軸,領導人見面有利於緩解緊張關係,「不管怎樣,見面本身就已經傳遞出一些信號」。對於特朗普,支撐他贏得大選的美國農民已經怨氣重重,主要原因就是貿易緊張令中國的大豆訂單大幅減少。與此同時,中國近期加碼稀土管制,直接威脅到美國的國防裝備、半導體製造、新能源汽車等多個領域。
中央社引述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信強表示,「習特會」成果最有意義的部分,是美國答應降低10%「芬太尼關稅」,以及同意暫停「穿透性規則」一年,有關規定影響中國成千上萬企業。信強認為,今次會晤釋放出積極信號,希望通過對話、溝通、談判來解決現存問題,而不是無限升級、報復,不像很多人認為的,中美勢必要打新冷戰,甚至陷入「修昔底德陷阱」,最後走向熱戰。
未談台港 學者:經貿科技議題更急切
就公開資訊來看,會談無談到台灣與南海、人權及香港問題。台灣學者張五岳相信,雙方沒談及台灣議題,可能受限於會晤時間,而對中美來說,經貿、科技議題更急切。信強指出,「不談或者談得少,不代表沒有這個問題」。他形容這些議題在中美兩國「心裏都有數」。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習特會按休戰鍵 加強經貿能源合作 習:不應陷互報復惡性循環 特稱4月訪華邀習訪美 (2025-10-31)
會晤機場舉行 契合美方回國中方抵韓 (2025-10-31)
德媒:下輪貿戰隨時開打 歐須凝共識保戰略自主 (2025-10-31)
特首機場迎習 與在韓港企交流 (2025-1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