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合氣道:今期流行 流行性感冒
【明報專訊】今期流行,並不是「追命林琴」,亦沒有「索命鋼琴」,而是每年冬天大家都會聽到的流行性感冒(流感)。基本上流感年年有,在香港流行的季節亦每年大致相近;每年1至3、4月,還有7至8月,季節性流感在香港都比較流行。但除了差不多每年也會遇上的季節性流感,每隔大概10至50年更會因為流感病毒出現重大的抗原轉變,令病毒更有效地人傳人,導致流感大流行爆發。流感大流行不但會有更多的感染個案、導致更嚴重的疾病,更會帶來更高的死亡率!對上一次出現流感大流行是在2009至2010年,當年H1N1新型流感疫情亦被稱為豬流感大流行,根據美國疾控中心推算,在美國導致逾6000萬感染個案及超過27萬住院人次。至於全球因豬流感死亡個案估計超過28萬。
一般季節性流感,主要由甲型和乙型流感引致。大部分患者症狀只會維持數天至14天左右。症狀不出發燒、咳嗽、流鼻水、喉嚨痛及肌肉疼痛等。但患者若屬於高危群組,病情恐怕未必如此簡單。高危群組包括長者、幼童、孕婦、肥胖人士、居於安老院舍或殘疾院舍人士,還有患上各種慢性疾病人士,例如心血管疾病、肺病、糖尿病、腎病等。一旦受到感染,除了可以出現以上症狀,更有可能出現各種嚴重併發症,包括肺炎、腦炎、心肌炎、敗血症、多重器官衰竭、橫紋肌肉溶解症,甚至死亡。所以流感並不止是大家口中的「感冒」如此簡單。染上流感,尤其是高危一族,稍一不慎,隨時有重症及死亡風險!
併發症可致長期損傷
雖說治療流感的抗病毒藥物近年有新的發展,但預防永遠勝過治療,因為萬一出現嚴重併發症,即使使用最新的抗病毒藥物,也難保能夠百分百康復,因為部分併發症可以導致一定程度的長期身體損傷。所以,既然知道流感又在今期流行,大家是時候做好預防措施,避免自己及身邊人士染上流感。想預防流感並不困難,最重要就是做好個人衛生,例如適當時候佩戴口罩,保持雙手清潔,保持良好環境衛生。季節性流感疫苗就早已證實能夠安全及有效地預防季節性流感及相關併發症,政府的流感疫苗接種計劃已在上個月開始,市民應當積極接種,預防流感!
文:郭宏駿
(香港大學內科學系臨牀助理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