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高中歷史科減港日史 教聯:課時有限
【明報專訊】教育局正更新高中中史及歷史科,學界關注歷史科「優化」後加入大量中史元素。教聯會昨日見傳媒時被問歷史科更新會否令愛國主義教育「弄巧反拙」,主席黃錦良不同意,稱教育界均認同有需要加強學生對國家的認識。至於新歷史科將刪減香港和日本史篇幅,副會長胡少偉認為是課時有限導致,外界不必擔憂,稱學生仍可在其他科目接觸本地史。
黃錦良和胡少偉昨日多番強調,新課程由教界專家制定,相信新課程內容經過審慎考慮。胡少偉說,以往歷史科着重世界史,如今適量加入中國史亦無不可,學生身處香港,看歷史亦應要有「國家觀」。他以教授「反法西斯戰爭」為例稱,現行課程大多聚焦英美國家,但中國當時也有重要角色,「唔講唔得」,相信新課程能「補足」。至於新歷史科的香港史和日本史篇幅減少,胡少偉說增加中史課題,課時有限難免要濃縮,相信局方會審慎平衡。他稱愛國主義教育和本地不少歷史遺蹟有關,就算香港史篇幅減,也能在其他科目學習。
教界逾半稱缺人手教材教愛國主義
另外,教聯會本月初訪問428個教育工作者,了解學校推行愛國主義教育情况,逾五成受訪者表示推行時面對「課時不足」、「缺乏互動教材」和「人手不足」的挑戰。該會建議當局加快開發分科分級教材和互動電子資源,助學校推展愛國教育,另引述有受訪者建議當局檢討國慶假期安排。胡少偉認為當局可研究讓學校彈性調動國慶假期,以安排更多全方位發展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