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信銀國際張浩恩:「十五五」重視科創 看好晶片AI相關股

【明報專訊】中美貿易戰陰霾仍持續,港股上周延續前周跌勢,兩周累跌1893點或6.97%,本周市場除了繼續關注中美貿易戰的發展外,另一重點是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於今日開始一連4日(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開,預計將審議「第十五個五年規劃」(下稱「十五五規劃」),今期封面故事專訪中信銀行(國際)個人及商務銀行業務投資主管張浩恩就此詳細分析。他認為,「十五五規劃」將會繼續致力優化經濟結構,推動產業升級,發展新質生產力,包括在人工智能(AI)等領域加大投資,致力以AI提升各行各業的生產力,因此科技創新將繼續是重大投資主題,AI相關股如晶片股仍然是未來投資的大方向。
明報記者 葉創成
受累中美貿易戰升溫及其他不利因素,恒指前周下挫850點或3.13%後,上周又大跌1043點或3.97%,收報25,247點,屬9月初以來低位(見圖1)。展望本周,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於今日開始一連4日將在北京召開,主要議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會員報告工作,研究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十五五規劃」的建議,料為未來5年(2026年至2030年)中國股市投資大方向帶來重大投資啟示。
信銀國際張浩恩在接受專訪時分析,每次五年規劃均有延續性,預料是次「十五五規劃」將延續2021年至2025年的「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十四五規劃」)的路線,首先是要繼續優化經濟結構,鼓勵高質量發展及推動產業升級轉型;第二是要發展新質生產力,當中重點是科技創新,料會加強基礎研究,加大在AI及生物科技等領域的投資。
「AI+」成國策 利好平台晶片雲端服務股
事實上,國務院總理李強於7月31日主持召開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於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指當前AI技術加速疊代演進,要大力推進AI規模化商業化應用,充分發揮產業體系完備、市場規模大、應用場景豐富等優勢,推動AI在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加快普及、深度融合、形成「以創新帶應用、以應用促創新」良性循環。結果上季AI亦是中國股市最大投資主題,受惠AI發展的互聯網平台股及晶片股期內股價急升,顯著跑贏大市。
張浩恩分析,最直接受惠於中國AI發展的當然是互聯網平台股,原因是有關公司現已廣泛應用AI技術於互聯網平台上以促成更多銷售;他續說,中國晶片股及雲端服務股長遠盈利增長亦會得益於AI發展,同樣可以留意。
匯豐沈昱上月中看好 中國晶片股急升
值得留意的是,匯豐投資管理中國及核心亞洲股票主管沈昱在《Money Monday》第516期(上月15日出版)封面故事接受訪問時亦曾談到中國長遠以國產取代進口晶片所帶來的投資機會:「AI的運算能力來自晶片,尤其是圖形處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簡稱GPU)晶片,目前中國使用的GPU晶片估計90%至95%是靠進口的,只有5%至10%屬國產。未來中國使用的GPU晶片要本地化,那肯定會為中國晶片生產商帶來很大的需求」。上述報道見報以來,中芯國際(981)及華虹半導體(1347)股價曾顯著向好,即使過去7個交易日急回,惟至今仍然分別上升10.12%及48.91%,對比恒指期內錄得4.32%跌幅,屬大幅跑贏大市(見圖2)。
中芯A股(滬:688981)股價在上月下半個月至前周四亦曾與H股一樣急升,不過,這亦觸發市場對其估值過高的憂慮,該股前周四最高報153元人民幣,觸及深、滬交易所兩融(即融資、融券)交易規則對300倍靜態PE(市盈率)高估值股份規範,致券商按要求將兩融折算率降至零,加上中美貿易戰升溫,過去7個交易日中芯A股股價急瀉,中芯H股亦明顯調整。中芯H股上周五收報69.1元,較前周四歷史高位93.5元已大幅回落26.09%。
盈利料高增長 晶片股市盈率百倍屬常態
雖然由於信銀國際監管要求,張浩恩在是次專訪中不能談及個股,但他認為,中國長遠一定會致力減低對西方國家科技上的依賴,因此不論是現處的「十四五規劃」或未來5年的「十五五規劃」,AI及科技創新仍然是重大投資主題,因此中國晶片股以至整體AI相關股仍然是未來的投資大方向,而參考美股同業的情况,其估值可以一直維持於比較高的水平。
張浩恩表示:「由於中國晶片股過去一年多以來股價已經顯著上升,股價升幅遠高於盈利增長,因此目前其估值對比一年多前的確是昂貴了很多,這引致投資者有顧慮亦屬正常。但我們回顧美國股市近年的情况,一些晶片股或科技股市盈率亦曾高達百多倍、甚至是數百倍,即使這些股份估值已如此高,卻不代表其股價會大幅下跌,原因是投資者相信其盈利未來可以高速增長,因此可以支持這麼高的估值。我相信上述情况現亦正在中國股市上出現,換言之,中國晶片股估值料不會進一步顯著回落。」
近日到內地調研 無人駕駛智能醫療發展快
《Money Monday》請教張浩恩:「目前中國晶片股及AI相關股估值如此高,投資者如何控制風險呢?」張浩恩表示,他對信銀國際客戶的建議是盡量分散投資於多隻股份,另亦要緊跟國策及上市公司最新情况進行買賣。
中國科技創新的發展方向,張浩恩認為,是希望科技可以廣泛應用於不同行業,因此除了智能駕駛及智能醫療等新興行業湧現外,亦鼓勵傳統行業應用科技把事情做得更好,涉及優化所有行業的產業鏈,提升普羅百姓的生活質素,跟着他將分享近日到內地調研所見智能駕駛及醫療設備市場的高速發展,指這增加了他對長期投資中國科技股的信心。
Robotaxi能應付路面不同情况 似真人駕駛
張浩恩透露,近日他應一間在內地經營無人駕駛的士(Robotaxi)車隊公司邀請到深圳市南山區調研,有關Robotaxi系統現已發展至第七代,技術已相當成熟:「以前無人駕駛給人的感覺是不夠安全,作為乘客很擔心在途中會撞到其他汽車,另外亦懷疑行駛速度會很慢,但我是次到深圳調研後這些顧慮已一掃而空,坐在Robotaxi上與坐在由真人駕駛汽車上的感覺是一樣的。」
根據張浩恩的說法,他是次於深圳市南山區乘坐的Robotaxi,在正常的車路上行駛了半小時,車程達10多公里,其間亦有很多由人駕駛的汽車同時使用該道路,而該Robotaxi除了懂得在紅燈時停車及綠燈時開車等簡單操作外,被其他汽車切線超車時懂變速閃避、在前面汽車緩慢行駛時懂減速及在前車突然停車時懂煞停等複雜環境也能應對,感覺便是真人駕駛汽車一樣。
Robotaxi擁衛星定位 已在深圳商業化營運
張浩恩又引述該Robotaxi公司的介紹,有關Robotaxi行駛時採用了衛星定位的技術,而且亦設有中央控制台可以同時監控超過100輛同時在道路上行駛的Robotaxi,即時了解這些Robotaxi的行車情况,安全度高,因此現時已開始商業化營運,他形容相關無人駕駛技術相當全面及新穎高質,該Robotaxi車隊公司亦有很好的經營模式。
「Robotaxi可以節省司機的人力,亦可以降低汽車在道路上因為司機身體突然不適而出現意外的風險,如果從Robotaxi車隊公司的角度出發,本身已經節省很多司機的人工,亦不用擔心找不到司機揸車,公司面對的不確定性減少,盈利便更容易預測。」張浩恩說。
內地醫療器械商採大數據 減心臟病診斷時間
除了上述深圳Robotaxi車隊公司外,張浩恩透露,他近日亦到內地一間醫療器械公司調研,其醫療設備現已應用AI大數據(big data)診斷(diagnosis)病者患上心血管病等心臟病的機率有多高,令診斷時間大幅減少,實屬智能醫療應用的好例子。
張浩恩表示:「該醫療器械公司就某一病者診斷所得的數據,與其龐大資料庫的big data對比,很快便可診斷出病者是否患上不同心臟病的機率,診斷時間因此亦縮短了很多。」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封面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