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渣打:客服採Gen AI潛力大 以保障客戶為先

【明報專訊】生成式人工智能(Gen AI)功能迅速進化,不過相信不少人在使用銀行聊天機械人(chatbot)查詢時不時未能獲得答案,最終需等待真人客服。渣打香港區財富管理及零售銀行業務數碼銀行、客戶及數據主管麥瑋琳表示,銀行應用Gen AI相當審慎,「因此感覺好似行得好慢,銀行chatbot仲係答非所問」,她稱雖然在技術上理解客戶問題並生成答案不是難事,但銀行需要確保對客戶有足夠的保障,當中主要關注能否提供準確回答及保密客戶資料,背後其實需有不少審視和測試。
背後仍需不少審視測試
渣打去年有兩個Gen AI測試項目,獲金管局選為首批Gen AI沙盒參與用例,麥瑋琳表示,其中一個為利用Gen AI閱讀新盤售樓說明書,為按揭業務風險管控團隊撰寫內部備忘錄,人手處理需時一至兩日,現縮短至5分鐘完成。另一項針對內部資料管理系統,以大型語言模式(LLM)理解銀行服務產品、推廣和流程,協助電話理財客戶服務員回應客戶查詢時,快速尋找資料,她稱Gen AI的回答在兩項案例均達到很高準確度,希望可盡快推出作實際應用。
據金管局給予銀行應用Gen AI的消費者保障指引,銀行應採取「人在環中」方式,即決策過程中保留人的控制權,確保生成的結果準確可靠。麥瑋琳指出,現時監管不期望銀行的Gen AI直接與客戶交流,因此在內部資料管理系統案例中,即使Gen AI能生成答案,亦會交由客戶服務員檢查後再回答,以符合「人在環中」的要求。
能帶來更精準財務規劃
現時聊天機械人能通過機器學習回答問題,不過麥瑋琳稱背後需要以大量問題和答案訓練,系統有時仍未能理解客戶的問題,相對Gen AI則可直接了解資料和問題並生成答案,故未來在客戶服務有很大潛力。不過生成內容涉及利用客戶資料,須有規範確保AI作適合的回答,仍需要有足夠測試證明Gen AI能合乎規範。另外,Gen AI能為客戶帶來更精準、個人化的財務規劃,並追蹤規劃的實現進度,日後或可為零售銀行業務帶來很大改變。
金管局上周公布第二期Gen AI沙盒參與者名單,渣打亦獲列入,麥瑋琳稱今次兩個用例測試,包括以Gen AI監測金融交易,幫助反詐騙監察,以及協助進行客戶財務分析,例如更個人化地建議通過以什麼推廣或產品,可更精準地吸引客戶提升為高端帳戶。渣打集團在全球正進行350個Gen AI應用案例,覆蓋財富管理、跨境業務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