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餐飲實地招千職 面試僅170次 勞工界指偏低籲多宣傳 僱主嘆本地請人難

【明報專訊】上月10日起經補充勞工優化計劃申請輸入侍應及初級廚師的僱主於本地招聘期間,每周須到勞工處就業中心進行一次實地招聘。據勞工處數字,措施推行一個月以來,約60名僱主參與並提供逾千職缺,但僅進行逾170次即場面試。有僱主形容面試者「5隻手指數得完」,對大費周章後仍未聘用到員工感灰心。勞工界指即場面試數字偏低,促當局多到社區宣傳,倘情况持續,應檢視實地招聘職缺開出的工作條件需否調整,以吸引本地勞工參與。
明報記者 江麗盈
申請輸入侍應及初級廚師的僱主上月10日起須於4周本地招聘期間,每周參與一次勞工處實地招聘;上月18日起延至6周。據勞工處回覆本報數字,截至本月10日,約60名僱主參與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招聘會,提供逾1150個職位空缺,其間進行超過170次即場面試。以其間21個工作日計算,日均進行約8次即場面試。
勞工處沒提供經實地招聘成功獲聘的人數,僅稱僱主須向勞工處匯報面試結果,處方正跟進招聘結果,並會聯繫每名不獲聘用的求職者,審視僱主不聘用的原因是否合理、與應聘者所述是否相符,以評估僱主聘用本地工人的誠意。
記者本月14日到東九龍就業中心下午一場招聘會,未見有人參加,唯一的僱主代表確認他於3小時內無面試。
有僱主指大費周章 不解實地招聘必要
首批參與實地招聘的僱主、一笑食堂有限公司老闆曾先生申請輸入侍應。他透露,員工在招聘會所見的求職者「5隻手指數得完」,部分人曾應邀到店內了解工作環境,惟最後沒上班。他指過往幾年招聘甚困難,店內人手緊張,措施令他須於午市前安排員工參與實地招聘,令他非常為難,大費周章後未能請到員工更令他灰心。
曾說不解為何當局要「做多個動作」,最便利勞資雙方始終是讓求職者直接到店內面試,「他要來看適不適合他做」。當他知悉涉輸入外勞的職缺無刊登僱主聯絡方法,求職者只能經勞工處轉介時,他表明不介意公開電話及地址,歡迎求職者直接聯絡。
勞顧會勞方委員、勞聯副主席譚金蓮稱,實地招聘即場面試數字偏低,惟符合預期,指飲食業工友一般靠人介紹或經社交平台搵工群組求職,加上實地招聘的職缺人工多跟隨工資中位數,與市場有明顯差距,以三廚為例,兩者相差5000至7000元。她稱過往與工友分享實地招聘資訊,很多人知悉人工後不欲參與。
譚指不少工友仍不知有實地招聘,促當局與民政署、區議員等合作到社區宣傳,並考慮改辦大型主題招聘會,避免工友特意到一地方只能見一兩份工;另建議要求輸入任何飲食業工種的僱主須參與實地招聘。
勞顧會勞方委員、工聯會副理事長林偉江促當局用更多渠道宣傳招聘會。他關注部分年資較長的工友,原先收入遠高於工資中位數,實地招聘的職缺未能吸引他們參與。他建議如措施實施3個月後,即場面試仍維持每月約170次,當局應檢視實地招聘職缺開出的工作條件,包括工資需否調整,以吸引本地勞工。
黃家和:受聘人數遠遜預期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稱,據其了解,經實地招聘成功聘請人數遠低於業界期望,也聽到部分僱主覺得措施浪費時間及人手,或多或少感無奈,促勞工處設法改善,例如考慮更多招聘模式,包括大型招聘會、視像面試等。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輸勞申請跌 勞工界:優化措施成效仍待觀察 (2025-1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