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戰斧戰場成效看數量 烏冀傷俄經濟逼談

【明報專訊】烏軍目前主要靠無人機打擊俄羅斯境內能源設施,極希望美國提供戰斧巡航導彈加強遠程攻擊能力。專家指出,單靠戰斧導彈雖無法改寫俄烏戰局,但美國供應數量是關鍵——若烏軍能獲數百枚戰斧且全用於打擊俄羅斯能源設施,有機會重挫俄羅斯經濟民生,迫使莫斯科走上談判桌。
戰斧導彈最高飛行速度可達亞音速的約每小時950公里,加上其低飛特點能避過規避敵方雷達偵測,並可攜集束彈、地堡彈等大殺傷力彈頭,是打擊地面目標的利器。第二代(Block II)型號的戰斧最遠射程為2500公里,雖然估計美國最多供烏射程約1600公里和搭載常規彈頭的基本型號,但已足以從烏克蘭深入俄境,打擊莫斯科等地的能源等戰略設施。
專家:數百枚襲俄能源設施 可構壓力
運用戰斧導彈需要美方供應特定發射車及定位情報,意味美國將對烏軍打擊目標有最終決定權。華盛頓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專家指出,俄烏戰局無法僅靠任何單一武器改變,但烏軍以戰斧配合其他武器攻擊可發揮作用,而關鍵在於美方供應戰斧的數量:他們估算美國現時庫存有逾4000枚戰斧,若扣除留給本身所需,應可供烏克蘭約1000枚,而每輪有效打擊需用到100枚以上,這較烏軍發射無人機破壞俄國境內基建的成效大幅提升。
CSIS高級顧問、美國海軍陸戰隊預備役(USMCR)退休上校康西安說:「假如華府能提供數百枚戰斧導彈,烏克蘭把它們全部集中用於打擊俄能源設施,這能對俄構成足夠傷害並可能令它願意和談。」
英國非牟利組織「開源中心」(OSC)指出,烏軍今年8月至今最少對俄羅斯能源設施發動58次無人機襲擊。俄媒指全國近40%化石燃料提煉設施因須維修至今仍停運,燃料市場面臨短缺,約四分之一的汽油需求未能滿足。
(華盛頓郵報/金融時報/CSIS)
(俄軍侵烏)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普京施壓特改口 烏索戰斧未成功 美媒指特澤會氣氛緊張 烏稱俄已被迫返談判桌 (2025-10-19)
俄特使倡建隧道連接阿拉斯加 可用普特命名 (2025-1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