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毒品多經太平洋輸美 對委反毒戰效用成疑

【明報專訊】《紐約時報》分析指出,儘管特朗普政府聲稱加勒比海和委內瑞拉是危害美國人性命的毒品猖獗管道,但是美國官方和聯合國的數據顯示,絕大部分循海路走私的南美可卡因乃經由太平洋而非加勒比海流入美國,而委內瑞拉是走私毒品的主要出發地,並非毒品主要產地。
報道指出,從南美洲哥倫比亞、秘魯、玻利維亞這全球三大可卡因產地走私可卡因入美國的主要渠道,已由1980、1990年代的加勒比海,轉為今日的東太平洋。美國禁毒署(DEA)數據顯示,經太平洋走私的毒品佔偷運入美國的毒品總數74%,經加勒比海流入的佔24%。
委國「中轉站」 非可卡因主產地
毒販常用轉折途徑走私。以海路來說,走私船會先在加勒比海國家或墨西哥等中美洲國家停留,再前往美國。毒販也會用飛機偷運貨量較少的可卡因,先運往墨西哥和中美洲,然後大部分循陸路穿越美墨邊境輸美。
至於委內瑞拉,由於它跟世界上最大的可卡因生產國哥倫比亞接壤,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UNODC)報告稱之為「可卡因中轉站」,為走私集團提供便捷的海運與空運渠道。不過專家指出,委內瑞拉與特朗普政府首要關注的合成鴉片類藥物芬太尼(fentanyl)走私無關,委內瑞拉本身並不生產或供應芬太尼,而混合芬太尼的可卡因則主要是在美國境內製作。
(紐約時報/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特授權CIA委國行動 被轟謀政變 美稱反毒考慮陸上打擊 委指華府覬覦石油資源 (2025-10-17)
「特朗普凱旋門」 (2025-1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