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中國

駐京周記:京最大「綠肺」落成 裏子面子應同行

發佈於

【明報專訊】當晨曦穿透30平方公里的林海,這座橫跨朝陽、順義、昌平三區的「城市綠肺」正緩緩展開畫卷。溫榆河公園以3個「奧森」(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的體量、100餘個入口的格局,展示北京「生態+生活」城市理念。

3奧森公園體量 踐生態理念

溫榆河公園二期工程(18平方公里)在國慶假期前正式揭開面紗,這個北京最大的公園全面建設完成。

近日記者專程探訪,穿過40號門的花徑,朝陽園區二期「台地悅動」的4萬平方米草坪如綠毯鋪展,遠處網球館的玻璃幕牆反射着波光。這片由挖湖餘土堆砌的起伏坡地,如今成了運動愛好者的天堂。

朝陽園一期公園也非常受歡迎,最有人氣的景點莫過於種滿向日葵花的「芸上梯田」。儘管當天下着小雨,向日葵大都垂着頭,還是有很多遊客前來打卡拍照。他們多是附近居民,也有專程來打卡的遊客。

溫榆河公園二期未來智谷園區的主題是「低碳」,未來科技感非常強烈。這條遊覽線路串聯了24個「碳積分」打卡節點,遊客們可通過多種方式參與科普學習、互動挑戰、課程活動,將綠色行為轉化為積分抵扣園內消費。

多互動設施故障 單車「隱身」

園區裏有很多新能源新技術的展示,據稱都可以通過園區發放的智能手環進行互動,可惜記者沒有找到領取手環的地方,且園內許多互動設施出現故障。智能座椅旁邊的雜草叢生,太陽能感應垃圾桶沒有電,燈光互動的追光跑道在整個公園只有記者一個人的情况下顯示「其他玩家正在使用中」。

「30平方公里要走多久?」這個問題在步行3小時後有了答案。園區地圖上看似鄰近的景點,實際相隔數公里,攻略中盛讚的氫能自行車與觀光車,在工作日集體「隱身」。記者原本想去順義園區二期的「映水停雲」園區逛一逛,但走了一天,且天色已晚,只好放到下次再來打卡。

溫榆河公園的建設是北京公園體系發展的縮影。「十四五」時期,北京建成各類公園1100個,年均接待遊客超5億人次,3015公里綠道串聯起「推窗見綠、出門進園」的日常。目前首都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92.92%,拆除圍欄讓全市725個公園與城市無界融通。未來10年,北京還將見縫插針、因地制宜地新建200個公園。

只是公園不光要更「好看」,還要更「好用」。

駐京記者 王佩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