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華埠三代交錯 推想美國內戰 《完美的世界》聽歷史押韻思未來

發佈於

【明報專訊】美國紐約,唐人街,一間大屋,三代人……1990年代、2020年代和2050年代的華人聚首。由李駿碩編劇、黃衍仁和李穎蕾聯合導演的劇場作品《完美的世界》,不是一個陳述句,向觀眾陳述舞台上的就是完美世界,團隊說劇名後還隱含一個問號或省略號,邀請觀眾思考究竟怎樣才是完美的世界?

為什麼是美國呢?編劇李駿碩(Jun)說:「這幾年在紐約生活的時間比較多,對比我10年前在巴黎、倫敦留學時的觀察,曼哈頓唐人街更有我成長年代的香港味道,有很多現在不會再在香港找到的食物、店舖的裝潢、人講廣東話的腔調,都會在這裏遇到。」他續說:「我是先有一個故事念頭—— 一個家庭,大仔去了打仗、二仔是同性戀、孻女是個戰後成長的專業人士,才去想故事發生的地方。我有想過用一個架空的時空寫,但我上一部舞台作品《赤城頌》已經是架空,這幾年在美國又常常與人談論到第二次內戰的可能性,就決定把故事設定在美國。」

偷渡客、夫婦、用特殊儀器的中醫師

李駿碩說劇本起初只有2050年代,「就是我幻想自己變成老人的那個時代,後來才慢慢發展成『我出生時』、『當代/我的壯年』和『我準備死去』這3個年代」。導演黃衍仁說,1990年代有人從內地偷渡到美國,2020年代有一對夫婦從香港到美國生活,而2050年代則有一名中醫師來到大屋,用特殊的儀器行醫診斷,觀眾最後會發現中醫師和屋內其他角色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李駿碩解釋:「3條線裏有些命題,例如生育、性小眾、移民,是重複出現的,當中的交錯很多時由劇中人物的相同或相異行動所構成。」黃衍仁也說,在閱讀劇本時,覺得箇中思考的核心問題,是歷史到底是否重複,「30年前有人說過這句話、遇到這個情境,他坐牢,然後30年後有另一個原因坐牢,但有差不多的感受……類似的東西是會不斷在這個劇本發生,反而讓我想起一句話——『歷史不會重複,但它會押韻』,這套戲你會不斷見到一些押韻的地方,反而不是強調50年後的世界完全不同,它不是一個科幻的故事,你不會看到很多我們想像不到的科技,或未來世界的設定,它全部都是基於我們今天看到這個世界的政治、社會等形勢,而很可能會走向的其中一個方向」。所指涉的方向,是想像美國在不久的將來會走向一場內戰,一些角色會參戰,也有角色會受到內戰的直接影響。

對生育探討 與《眾生相》有關連

記者先完成《完美的世界》訪問,再入場觀看李駿碩的電影《眾生相》,還記得李駿碩在映後談說過,《眾生相》和《完美的世界》有些關連。其中一個關連之處或許正是對生育的探討,李駿碩在兩處劇本都有提及一項生育技術,由兩條精子和一粒卵子結合,讓胚胎同時擁有一對男同性伴侶的基因。黃衍仁認為,李駿碩思考的,是怎樣稱之為「人」,「思考『人』多是二元性別,現在好一些,有LGBTQ+,但未來的東西會更加複雜、更加超越這個二元對立的世界,Jun有很多筆觸是關於生育的可能性」。生育這命題也延伸至宣傳刊物上,演員面朝鏡頭,只有一小男孩背對鏡頭,他並不是劇中角色,更多的是一個符號。「好像大人去望小孩,其實不知道他未來會怎樣,我們只是投射很多東西在他身上,就像我們思考人類未來的狀態。」黃衍仁如此說。

「這個劇本世界沒有壞人」

李駿碩不是一口氣完成劇本,而是邊寫邊和導演、團隊一起討論。黃衍仁說,第一次由頭到尾正式讀整個劇本時,覺得這是一個「很不容易、很勇敢」的故事,「在香港的當下去做一個說故事者,我們很多事情要很小心講,當下最直接的事情未必講得這麼多,但很多事情我們仍然關心——關於什麼是自由、未來有沒有希望,這些作為人類最老土的問題——Jun很夠膽進入這些問題,更放諸在70年的時間,我很久沒有在香港的文化作品裏見到有這個闊度的東西」。李穎蕾看完劇本的第一感覺是「這個劇本世界沒有壞人」,「閱讀一個劇本會覺得裏面有衝突時,一定是有些人不對或不好,但在Jun的世界裏你會看到,他/她在那個情况下要做這個選擇,但我們不是以好或壞去看。其中一個角色的一段台詞是關於在打仗時偷生,讓我挺深刻」。

原來《完美的世界》這劇名並非李駿碩一早寫下,是團隊一起討論和決定。對他們來說,什麼是完美的世界?李穎蕾說:「我覺得故事把很多有不同背景、歷史、價值觀的人都放在這間屋裏,即使有/沒有血緣關係,他們的感覺就像一個家庭,我覺得每一個年代最美好的都是這樣。哪怕劇本後來出現內戰,裏面的人都依然互相關愛,和而不同地繼續生活。」黃衍仁說,完美的世界顯然不是當下,但每個人、每時每刻在腦海裏都會存在對完美世界的想像,「(完美的世界)是望着一個不知道多遠的一道光,不知道是不是真實存在的一個世界」。李駿碩則說,是「忙着去護送,來不及拆開」的那個世界。

《完美的世界》

日期及時間:

11月1、2、4至8日 晚上7:45

11月2、8、9日 下午2:45

地點:尖沙嘴梳士巴利道10號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票價:400元

詳情:bit.ly/48wbmpu

文:譚雅詩

設計:賴雋旼

編輯:孫志超、謝秋瑜

電郵:[email protected]

[開眼 藝述速遞]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以片記畫 以畫記河 巴基斯坦流離者呼召消失的家 (2025-10-17)

Friday Planner:游移舞動 (2025-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