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首3季土地收入破百億 超去年五成 上季補地價近27億 按季升25倍兩年新高

發佈於

【明報專訊】發展商趁樓價回落,近季積極完成補地價項目,令政府土地收入大增。地政總署最新公布,上季(即7月至9月)補地價涉逾26.8億元,較前一季逾1億元按季大增25倍,為2023年第三季錄得逾48.4億元後,近8季、即兩年最多(見圖);連同今年已售出的4幅官地(見表)涉約59.75億元,首3季土地收入已升破百億元大關,達至逾108億元水平,已超越去年全年近70億元逾五成。有業界指出,政府近期批出補地價比往年大幅折讓,加上致力推展北部都會區,加快相關項目完成補價,令土地收入上升,預計不排除未來將再有一至兩宗金額較大的補價個案。

明報記者

上季較矚目的補地價個案,為嘉里(0683)及新地(0016)聯合持有的長沙灣嘉里鴻基倉重建項目,涉及金額約7.97億元,以可建樓面46萬方呎計,折合每呎樓面補價約1729元。今年首三季補地價收入則共逾48.5億元,較去年同期逾46.2億元微升約5%,其中以恒地(0012)及新地持有的元朗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第34B區住宅地補價金額較大,涉約16.68億元,連同政府設施工程費用,料共涉19.54億元,折合每呎樓面補價約1681元,預計可興建約2300伙。

首3季補價共涉逾48億

另外,政府出售官地方面,今年首三季共售出3幅住宅地,分別由新地投得的沙田美田路地、東涌第106B區地,以及由信置(0083)以10.89億元奪標、每方呎樓面地價3860元投得的屯門海珠路地,3地合共為庫房帶來22.97億元的收入,另今年2月亦售出一幅青衣物流地涉36.786億元,4幅地皮共涉59.76億元。綜合而言,透過完成補地價及出售官地,今年土地收入已升至逾108億元,較去年全年近70億元高出約54%。

全年土地收入或升至140億

值得留意的是,政府上月已推出荃灣西永順路住宅地,地皮最高估值約22億元,可建約43.48萬方呎,每呎樓面地價約5000元,將於下月14日截標;連同發展局長甯漢豪早前預告,今季一個涉約2500伙的上水項目將完成補地價手續,業界估計今年土地收入將升至140億元水平。華坊諮詢評估資深董事梁沛泓指出,政府近期的補地價較貼市,比往年大幅折讓,另政府致力推展北都,加快相關項目完成補地價,土地收入因而上升,不排除將再有一兩宗金額較大的補地價成交。泓亮諮詢及評估董事總經理張翹楚稱,政策方向應作出轉變,單靠土地收益支撐財政的大部分收入並不合理,建議政府善用土地資源,吸引更多企業進駐,長遠增加本地生產總值(GDP)增長,才能令本港實質經濟有更好的發展。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the MVP 三房戶雙破頂 近6800萬沽 實呎4.6萬 (2025-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