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選委議員質詢醫衛、勞福最多 陳永光九成關醫

【明報專訊】39名選委界議員在本屆會期共提出逾千項質詢,按政策局劃分,最多依次與醫衛局、勞福局有關,最少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另外綜合各人的質詢及議員議案內容,部分人較關注與自身背景扣連的議題,有議員關注的範疇則相對分散。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認為,議員特別關注某些議題屬正常,重點是選委界能否幫政府整合、協調各方利益。
撇除下周三大會未公布質詢題目,以主要回覆質詢的政策局計算,醫衛局及前食衛局佔最多,約佔一成多,其次為勞福局,政制局則佔最少。常見議題包括外地人才及勞工、人口政策、科技應用、精神健康、減廢回收、新冠疫情、國民教育等。
至於不同議員關注的議題範疇,部分人屬「集中型」,議題緊扣個人背景,例如本身是註冊中醫學會長的民建聯陳永光,約九成質詢問題、八成議案及修正案與醫衛相關,主要涉及中醫業。
陳月明多關鄉郊 稱任政府地區橋樑
身兼打鼓嶺區鄉委會主席的陳月明提出的25項質詢、13項議員議案或相關修正案中,逾六成與鄉郊及北區有關,她回覆本報稱,作為新發展區的鄉郊民意代表,角色之一是擔當政府與地區橋樑,自己口頭質詢和議案立足全港並從北都發展的角度出發,亦曾跟進改善堆填區營運問題,疏導地區不滿。
容海恩跨13局 江玉歡11
部分議員關注的議題範疇則較為分散,例如律師背景的新民黨容海恩,其質詢橫跨13局及律政司,涵蓋超市貨品加價、鼓勵生育、推廣調解文化等。容海恩表示,相比直選及功能界別,選委界要同時接觸市民及反映各界意見,又自言以科技、經濟、法律作定位,關注點不算分散,例如就水管滲漏質詢時會關注智慧水務。
江玉歡的質詢則涉及11個政策局及政務司,她稱關注範疇「不與任何界別掛鈎,整個香港都關事」。
翻查過去中央官員提及選委界議員的角色,多強調他們代表香港社會整體利益,其中時任中聯辦主任駱惠寧在2021年一個座談會曾提到,選委界「可超越某個界別、某個地區和團體的利益局限」,使立法會更好代表香港社會整體利益、特首和立法會的選民基礎。
劉兆佳:既獨立於舊分組 外界關注大局觀
劉兆佳認為,任何界別都要關注整體利益,而議員有其專業背景,特別關注某些議題屬正常;但選委界獨立於地區及功能界別,外界自然關注他們能否從大局出發,發揮協調各界利益的功能。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選委界何君堯較沉靜 江玉歡最活躍 何稱有其他渠道、非為問而問 劉兆佳:應看質素但也需知名度 (2025-10-16)
選委界人均入17法案委員會 「捧蛋」林順潮:有不同渠道發聲 (2025-10-16)
自由黨成新「反對派」 易志明邵家輝李鎮強頭三 (2025-10-16)
